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秦代 青铜龙龙体中空,形体巨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是战国秦的遗物,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
西周 通高60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9公斤 1960年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出土 几父壶体形较大,造型稳重大方,长颈鼓腹,圈足外侈。壶盖的子口较长,插入器口内很深,倒置后可作饮酒用的杯盏。颈部有对称的兽首垂环,环上饰有突起的重环纹。盖沿及颈中部饰窃曲纹,腹部是粗犷的波状环带纹,凹处填以眉纹、龙纹。几父壶的波状带纹很有特色,纹饰宽阔,饰满腹部,而且凹凸有力,给人以豪放粗犷的...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高20.3厘米 口径19厘米 器直口,套环耳,深腹微鼓,分裆平且矮,足跟甚短。器盖上拱,中央置套环。器中腰饰凸弦纹一周。
汉 西汉 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高13厘米 染指调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使之加热,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
5月2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 据悉,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了铜锺、铜鼎两件青铜器,器物内分别盛有疑是“酒”的液体和“骨头汤”。 其中,铜锺高35.2厘米,腹径22.5厘米,底径14.2厘米。当考古人员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
通过对青铜爵的起源、发展演变及社会属性的讨论,本文认为对青铜爵的用途的探讨,应该就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即青铜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有过不同的功用,其中,也有可能同一个时期兼有不同的功能。下面将对不同时期的青铜爵用进行探讨。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青铜爵用的时期性,本文认为不宜做硬性的划分,因为铜爵的发展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相邻时段之间的铜爵的功能可能有衔接、渗透,故本文只试图在大的历...
巴黎苏富比将于2014年6月10日举办《亚洲瑰丽艺术》主题专场拍会,届时将呈献来自中国、中国西藏、尼泊尔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400件珍贵艺术精品,包括中国精美瓷器、玉器和文人小件、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宗教画作、雕像,以及日本漆器,必将闪耀全场。图为中国西藏地区大型罕见铜鎏金释迦牟尼佛祖精美造像。该精致藏品高65厘米(约为25.5英寸),不仅器型较大,而且重量可观,其历史可追溯至十四世纪末期或十五世纪初...
铜镜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失蜡法、错金银等制铜工艺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铜镜一改此前幼稚朴拙的风格,展现出青铜工艺的新面貌。到了汉代,无论是数量还是纹饰,都更为丰富,超越了前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铜器的生产仍在继续,但是由于铜矿的开采量下降,以及制瓷业和冶铁业的迅速发展,除铜饰件、铜镜、铜弩机、货币以外,其他各种铜...
5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调研。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周方汇报了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成果。刘云山看到宝鸡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品,不断赞叹与南方民间工艺品风格的不同。随后刘云山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守望家园——石鼓山群众保护文物的成果展》和《青铜器铸文明》两个陈列,他指出:“珍贵的文物...
墓中发现11枚铜钱。 “不是说有金镯子吗,怎么就这么几个烂铜钱啊?”5月25日下午5点过,广汉市文管所副所长徐伟和同事对辖区和兴镇一麦田里的宋墓考古发掘结束后正要离去,有村民跑过来询问宋墓的发掘进展。 徐伟介绍,这个墓是广汉市和兴镇华严村一村民,在自家的麦田里收麦子时,收割机不小心压塌墓道发现的,“初步断定是南宋的墓,属于平民墓葬,除了11枚‘开元通宝’铜钱外,没有发现其它随葬品。...
墓中发现11枚铜钱。 “不是说有金镯子吗,怎么就这么几个烂铜钱啊?”5月25日下午5点过,广汉市文管所副所长徐伟和同事对辖区和兴镇一麦田里的宋墓考古发掘结束后正要离去,有村民跑过来询问宋墓的发掘进展。 徐伟介绍,这个墓是广汉市和兴镇华严村一村民,在自家的麦田里收麦子时,收割机不小心压塌墓道发现的,“初步断定是南宋的墓,属于平民墓葬,除了11枚‘开元通宝’铜钱外,没有发现其它随葬品。” 目前,...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感受青铜器文化魅力,在石谷阁细品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的石鼓文。今天(5月24日)上午,参加“新丝路•新起点”中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编辑、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登顶石谷阁,感受青铜器和石鼓文的文化魅力,在文物古迹中感受不一样的“中国”。 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折觥、墙盘、逨盘……作为周秦文明的发祥地,宝鸡自汉代以来就出土了不少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
基本信息: 作 者:高太伦 (日)宫本一夫主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1 版 次:1 页 数:266 字 数:410000 印刷时间:2013-10-1 印次: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ISBN:978703038826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青藏高原的东麓,在先秦时期是否存在 着与北方草原...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是一处西周至唐宋时期的集采矿与冶炼为一体的占地范围广大的古代矿冶遗址。大工山和凤凰山都是皖南沿江东西走向的九华山脉的组成部分,它北接繁昌,西边铜陵,南濒青阳。在南陵县西部的大工山和铜陵县东部、北部新桥乡凤凰山一带,多是海拔50米至300米的低矮山区,只有少数几座山峰海拔400米以上, 整个山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据省、市、县文物部门自1984年开始的专题调查,在南陵县大工...
根据杜靖先生《太阳三足乌新释》[1]一文的研究,从东夷文化遗物中可以发现大量的鬲、鬶、盉等陶器器形如鸟,而三足器则明显模仿鸟足。此外还可以看到不少鸟头形器盖、鸟头形鼎足、鸟喙形突饰等。这些说明东夷部族的西部是一个鸟图腾信仰圈。这个崇鸟部族的主要大神都是男性, 据此推断, 这是一个父系部族。 这个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并没有因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而消亡,以至于一直持续到商代。 “商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