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骑白象铜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四川宋代冶金史、佛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该铜像不但以惊人的重量闻名于世,而且雕铸十分精致,铜像整体比例匀称和谐,花冠雕镂雅致,衣纹线条贴体流畅,神态安详,平稳地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六牙白象造型生动,比真象还要高大壮美,重达62吨,为国内所罕见,显示了宋代四川冶铸工艺的精湛水平,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珍品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
一对情侣里应外合,将价值900万元的古董青铜器从酒店内盗走。经鉴定,16件被盗物品均为春秋战国、西周时期出土文物,其中,有13件为国家三级文物,3件为普通文物。 近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林某和李某二人分别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罚金12万元,有期徒刑5年、罚金5万元。 案件宣判后,警方首次披露了侦破这起特大青铜器盗窃案的诸多细节。 青铜...
一对情侣里应外合,将价值900万元的古董青铜器从酒店内盗走。经鉴定,16件被盗物品均为春秋战国、西周时期出土文物,其中,有13件为国家三级文物,3件为普通文物。 近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林某和李某二人分别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罚金12万元,有期徒刑5年、罚金5万元。 案件宣判后,警方首次披露了侦破这起特大青铜器盗窃案的诸多细节。 青铜器不翼而飞 2012年...
近年来,金铜佛造像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的大力追捧,成交价格迭创新高,由于升值迅猛,市场上佛像赝品也应运而生。 鉴定的最初基本功和最起码的鉴定要素就是读书。中国古代金铜佛像包括古代史、佛教史、雕塑艺术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越深越丰富,鉴定入门就越容易。老古董商鉴别铜佛像,没有科学仪器测定,仅凭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即通过感官之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受,加以判断、推...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再次来到宁波博物馆,发现原先巡捕房建筑上挂着的“山寨“铜牌,已经被摘下了。 博物馆馆长纪云飞告诉记者,他们请馆内专家和宁波市级专家进行了确认,发现铜牌确实存在问题,所以拿掉了。 博物馆方面解释说,之前由于宁波博物馆的官微正在进行升级提升,所以没有及时回复“宁波老瓜”发来的消息。 但爱较真的网友,又在宁波博物馆找到了新问题。昨天,记者向博物馆的工...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西周青铜器楚公家钟共发现4件 3件藏于日本 1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和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大宗维翰——周原青铜器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共展出120余件西周铜器珍品,不少长相很萌的文物,吸引了观众眼球。而记者发现,不少文物和湖北随州文峰塔及叶家山等地发现的文物十分相似。展览负责人表...
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在静止的水面看到了自我的影像。那一刻是惊讶?还是喜悦?总之,自此以后便有了经常去水面映照自己的习惯。从而,似乎本能产生了对于美好的向往。于是,我们的祖先在认识自然世界的同时,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我。这,也许正是确立人类进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为意识。 人类伴着美好的向往,经历了长久的生活实践,终于,有一天创造了铜镜。尽管初创的铜镜不甚理想,不过还是令人期盼铜...
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其实,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 ...
簋(音“鬼”),是古代盛放煮熟的黍、稷、粱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抓取食物。附图中这件羽纹簋,是战国晚期楚贵族使用的“大碗”。它的造型、装饰与西周、春秋的铜簋相比,可谓是体貌不佳,但却榜上有名——国宝级文物。因为,它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造型、纹饰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工艺铸造水平;传世少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
宋辽金铜镜 中国铜镜在唐代以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为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较直,形成六边形镜。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的铜镜,还有素面镜,窄边小钮无纹饰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以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美,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 我国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
东周春秋时代,地方性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不断发展。战国艺术的新风格已在逐渐酝酿中。代表着周朝文化的青铜器,西周多是王室及王臣之器,到了东周则王室王臣之器罕见,而诸侯列国之器极其盛行,反映泄谡紊献呱隙懒⒎⒄沟那魇啤?BR>西周及春秋时代青铜器的新变化,首先是器形类别减少,爵、觚、斝、卣、盉等酒器,鬲、方鼎等烹煮器,都已消失不见,这一时代最常见的鼎和壶都出现了新的样式。鼎之形制较大者(如厉王时的...
班簋的一生,几经浩劫,濒于失落,命运多舛。在它即将化入熔炉之际,经文物工作者的及时抢救终获重生,以其高贵凝重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班簋的从天而降曾引起各界一片哗然。在失散与复出的几十年间,它究竟经历了什么变故,这其中又发生过怎样离奇的故事?“班簋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对此感叹不已。要想解开重重的疑问,一切还需从三十年前的一个夏日说起。 贾文忠说,在“文...
“青铜病”是一种使青铜器腐蚀加快的现象。元凶是绿色的铜锈——盐基氯化铜。在空气湿度大于49%的情况下,铜器的表面就会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锈层,但都是质地致密的锈蚀物,对青铜器是没有损害的。可是,如果青铜器原先已受到氯的侵蚀而生成氯化亚铜,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和氧气接触,可以生成蓬松粉状的盐基式氯化铜,通常称为粉状锈。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可以很容易地透过蓬松粉幢的锈层...
在文物考古界和文物保护领域“青铜病”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识的概念。但是,“青铜病”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另外“青铜”和青铜器上有害锈蚀氯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等的关系,以及明明是一种腐蚀却称之为“病”等问题尚需要追踪求源,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需要弄清楚“青铜病”这个词的来源。“青铜病”这个词是个舶来品。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就注意到了这种能够迅速发展并能蔓延到相邻的器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