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虢季子白盘制作精良,造型奇伟,似一个大浴盆。器长1.32米、宽0.83米、高0.41米;重约230公斤。盘沿近长方形,四侧面各有两个兽头,口衔铜环。口沿下饰窍曲纹,下为粗犷质朴的波带纹,四足呈矩形。整个器型端庄厚重,气势雄伟。盘底有铭文110个字,文字记载了虢季子白奉周宣王之命,征伐、抵御敌人进犯中原的经过。铭文语言洗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 经考证,此盘为周宣王王室铸器。它是研究我国西周...
青铜,约创作于公元前2300年,现收藏于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 公元前2400年,在西亚的两河领域出现了一个由闪米特人建立的强大王国——阿卡德,其杰出的领袖萨尔贡一世以强大的军事行动在北方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经济上迅速达到了繁荣。于是,萨尔贡一世就成为人们艺术表现的焦点,留下了许多赞颂他的艺术作品,这尊青铜头像就是这一类美术品的典型之作。 这尊头像出土于尼尼微,创作于公元前2300年左...
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有较多的刻铭。这些铭文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铭文的字体、布局、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铭文也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外,青铜器作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制作假铭文,所以了解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诸方面特征对于青铜器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器铭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一.块范法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
铜镜在古代是用来妆饰理容的生活用品,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瑰宝。如今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对现代人而言,其收藏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在收藏市场上也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才能收藏到升值潜力巨大的铜镜呢? 无论是铜镜,还是书画、瓷器等其他收藏品只有具有很高艺术性和历史意义,才能成为大家竞相追捧的对象,升值潜力也是最不可限量的。因此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点进行判断: ...
古代铜镜发展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各个时期出土的铜镜也充分反映了其不同的历史特征,铜镜收藏也是收藏界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我国铜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藏家进行铜镜收藏时应结合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等诸多要素综合考虑。而纵观我国古镜...
青铜器秦公镈,一套3件,这是其中一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20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该省宝鸡市境内发现一座秦公大墓和车马坑,得以证明秦公陵园的存在,也揭开了30多年前宝鸡县太公庙出土,秦武公祭祀祖先的青铜器秦公镈谜底,墓主可能即秦武公。 史料显示,秦人自西而东迁徙过程中,历经八迁共“九处都邑”,即“西垂”、“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
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有一面唐代打马球纹铜镜,直径为15厘米。首先,这面打马球纹铜镜的镜面边缘呈现八角菱花形,这就不同于以往的圆形,让人耳目一新。其次,在镜背的纹饰上,以表现四名骑手打马球的运动场面为主,他们或高举鞠杖,作抢球状;或俯身向前,鞠杖向下,作击球状,而在纹饰的空隙处和外区均填以蝴蝶、瑞草,这使镜背整体纹饰显得生动、饱满,又不繁缛。 马球,史称“击鞠”、“击球”等,是一种骑在马背上用...
一、旧盒旧仿。因陈寅生、姚茫父等人名气极大,他们刻画的铜墨盒作品价格较高,民国时期就有大量假冒其名的仿制品。有些同时代的高仿品,面貌极似真品,现在鉴定起来已十分困难。真品布局章法大方、舒展而紧凑,书画刻工形神兼备,线条坚定、流畅、爽利、深刻;仿品布局章法则往往委琐、局促而散漫,书画刻工有形无神,线条犹豫、板滞、软弱、虚浮。 二、旧盒新款。铜墨盒是旧的,盒面图案纹饰也都是旧的,但上下款是新刻...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李魁杰说。 ...
外文书名:Chinese Ritual and Music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Shang and Zhou Bronzes from the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作者:湖北省博物馆 编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4-03-01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
近日,记者从重庆钱币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在我市首发。青铜器金银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于喜爱收藏的市民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列每一组的设计与工艺都颇有亮点。重庆钱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该项目的收官之作,1公斤银币与5盎司银币币面采用了创新的硫化加绿锈局部做旧工艺,凸显了青铜器的历史沧桑感。另外,此次发行的青铜器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主...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筹办【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宝】展览,拟在中国各省(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巡展,向中原以外地区宣传、介绍商王朝文化。本册《商王朝文物存萃:甲骨·青铜·玉器》即以该展览为基础编撰而成。
眉县常兴镇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 8月18日,在宝鸡眉县常兴镇大明公司项目建设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前期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眉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文物34件(组),其中铜镜一面,铜钱60枚,玉晗1枚,绿釉陶壶2件,绿釉陶仓1件,奁盒1件,灰陶罐23件,砺石1件,其余残片若干。 经文物专家考证,此墓葬为西汉晚期的一座平民墓葬,由于在文物发掘过程中得到...
楚式镜经历了兴起、发展到繁荣的过程,大约兴起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延续于秦和西汉初期。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楚式镜型是春秋晚期素地镜类中的全素镜和单圈凸弧纹镜,战国早期出现圆形透雕龙纹镜。战国中期楚镜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一路高歌,引领时尚。这一时期原有镜型继续铸制,新的镜型层出不穷,如纯羽状纹镜,以羽状纹为地的叶纹镜、多式四山纹镜等。战国中晚期之际,羽状纹地菱形纹镜、云雷纹地菱形龙纹镜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