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天宝五年龙钮铜梵钟 1979年9月间,江西萍乡大屏山煤矿职工在修路基时,于矿山脚下的小河坑里发现一件刻有“唐天宝五载……”铭文的铜梵钟。该铜梵钟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江西共有两件,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萍乡博物馆藏有一件。省博物馆藏有的一件与萍乡博物馆收藏的铜钟形制大小相同,只是比萍乡收藏的铜钟要晚几年。萍乡博物馆收藏的是唐天宝五年(746)铜钟,距今已有1367年的...
陕西省岐山县的贺家村、礼村、凤雏一带是周原遗址的中心。在这块周文化的发祥地上,历来出土的铜器很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而1967年于贺家村出土的铜牛尊是这其中的佼佼者。铜牛尊出土于贺家村东北部一个约半米深,面积约0.5平方米的方形竖坑窖藏中。该窖坑西北距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周文王宫殿遗址不到200米。 尊,酒器也,牛尊即牛形酒器。此尊通尾长38厘米、通盖高24厘米,腹深10.7厘米,重7...
几个月之前,高速以色列(NetiveiIsrael)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有限公司(NationalTransportInfrastructureCompany,Ltd.)在耶路撒冷(Jerusalem)和特拉维夫市(TelAviv)之间进行新公路1号项目道路施工期间,意外地在附近发现了一处考古遗址。在经过仔细的勘察之后,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sraelAntiquitiesAuthority)检查员...
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的一个展柜前,时常围满众多的参观者,人们争先观赏的是一件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珍品——虢季子白盘。 据有关人士说,该盘是西周时期虢季子白领兵打仗时立了战功后而得到的赏赐。后埋于地下数千年之久。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川司一农民挖土时在地下发现了它,但并不知其珍贵,弄回家中当做饮马槽子使用。当地一个常州籍姓徐的县令发现了此盘,见盘上的纹饰精美,给了数串制钱,买下收为...
铜绿釉是中国传统陶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釉色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黑铅末加古铜末以及石末等。由于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所以这些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被称为“铜绿釉”,也有人因为里面含铅较多而称其为“铅绿釉”。根据烧制温度高低,铜绿釉可以划分为高温铜绿釉与低温铜绿釉,在明清官窑中,铜绿釉大多作为低温釉使用。 在中国陶瓷史上,铜绿釉应用相当早,汉代已经出现以铜作着色剂烧...
8月12日,记者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大同市云波路北侧的古墓葬群室外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结束,共发掘古代墓葬70座,其中北魏时期的墓葬29座,辽金时期的墓葬1座,明清时期的墓葬40座。该墓葬群的发掘,对于研究古代文化、经济、艺术、建筑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此次发掘的29座北魏时期墓葬,分布较零散,多三两成组。有土洞墓和砖室墓两种形制,均由墓道、甬道...
男子打着买文物的幌子先验货,确定为真品后,组织人进行抢劫,共抢得青铜器4件。经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王闯、周亮、严雷、徐大伟、蒋长海十年零六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案发后,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4件被抢的青铜器均为现代仿制品。 年逾半百的王闯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平日里对古董文物颇有了解。2013年6月,王闯得知潍坊...
重庆市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大足区城东的宋代墓葬群清理墓室里精美的石刻造像。 今年7月底,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和龙岗街道先后出土两处宋代墓葬。重庆市大足石刻研究院随即组成工作组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并将墓葬雕刻整体搬运至文物库房保存。墓葬出土了记载墓主所处时代及其生平事迹的墓志,以及铜镜、陶碗、陶盏等随葬品,还在墓室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造像。 据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由于宋...
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偏远小岛上,文物爱好者于7月25日发现了一枚中国干隆年间的铜钱币,专家认为其可能证明几百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商人具有贸易往来。这枚铜币被鉴别为清代产物,铸于1736年至1795年之间。 据澳大利亚媒体11日报道,7月25日一群文物爱好者在北领地埃尔科岛进行一个星期的寻幽探险活动时发现了这枚铜币,上面有“干隆通宝”的字样。该团体的成员欧文说,这枚铜币显示在干隆年间澳大...
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隋唐时期,社会稳定,民族融合,国家繁荣昌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东到日本、朝鲜,西至罗马、阿拉伯,各国使臣、商人沿着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长安,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奇珍异宝,也将各国特有的文化带进中原,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爆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铜镜在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积淀后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形制多变、制作精巧、题材新颖、纹饰繁复、风格独特,蔚为大观。不但...
图一 图二 灯的发明源于火的使用,《礼记》载:“古者,未有蜡烛,以火炬照夜。”《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登通镫。认定灯是由食器中的陶豆,逐渐在其近平的浅盘中央出现了凸起的钉状柱,这种变化可能就是豆向镫的演变。铜灯源于陶灯,铜灯款识中自名为“镫”或“锭”,《说文》中二字互训。人们普遍认为灯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灯的制作水平大为提高,从出土实物看战国以前多为陶灯,战国以后铜灯...
高:39.5cm 口径:29cm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汉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之一。铜胎掐丝珐琅主要以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直接在铜胎上焊上细铜丝盘曲而成各种纹样,再填嵌各色釉料,经烧制、磨光而成。器型古朴典雅,精美华贵,...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出土玉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2007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发现最早的青铜灯、填补史籍记载...
在现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烹饪锅具功能多样,且用起来方便快捷。但如果回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你知道那时的人们是用什么来烹饪食材吗?答案有青铜鼎、鬲、簋、盂等。但不同于现代烹饪食器的大众化,那时的这些青铜食器唯有贵族才能“消费”。 青铜鼎,既是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合肥的“地下博物馆”便深藏着一个代号为S341的西周青铜鼎,它造型质朴简单,却不失浑...
2014年9月25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收藏文化艺术节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及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届时,泉州收藏爱好者将有机会在文化底蕴浓厚的泉州与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王立军零距离交流。 世界华 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特邀专家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