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鉴定中了解古铜器锈蚀的特点非常重要。由于地域的不同和各时期青铜材料的不同、锈蚀年代的长短不同,都会表现在铜锈上。我们一般说的红斑、绿锈、黑漆古、水银沁等,都是最常见的铜锈现象。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锈色。真锈是由铜器体内生出来的,特点是有根基、有层次、有硬度、有牢度、有光泽。而假锈,主要是两种作伪方法,一种是短时间内腐蚀所成,另一种是涂抹粘附而成。所以做出来的锈,多表现为锈浅浮、色粉绿、...
图一:新郑博物馆藏唐真子飞霜铜镜 真子飞霜镜是唐代铜镜中十分著名的镜类,见于不少著录,有菱花形、葵花形二种。镜背纹饰通常以龟身与荷叶组成镜钮和钮座,钮下方有荷池,池中伸出一枝硕大的荷叶,叶中突起一龟,镜钮及钮座即由此构成。镜钮一侧修竹数枝,其旁一人端坐,置琴于膝,前有几案,上有什物。此人正在抚琴弄弦,观之若有琴音缥缈。另一侧树下有鸾鸟一只,正在独自起舞。上方山云半月,表达远方祥云中群山重叠...
今年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40周年。40年来,在各级领导、考古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遗址经历了发现、发掘、保护的艰难历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记忆/中国矿冶考古》所有文章的作者都是当时遗址发现、发掘、保护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使我们能够掌握遗址40年的发展保护史,了解遗址40年的风雨历程。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下列文章按行政区...
本书是对在俄罗斯举行的“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的记录。这次展览的上百件文物,大部分来自湖北省的墓葬,有青铜礼器、乐器和漆器。这些精美的文物,使我们得以目睹我们先人的智慧。 书名: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 作者:方勤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216081221 版次:1...
作者:张耀 著 出 版 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内容简介 《中国书籍文库:商周青铜器与青铜器雕塑艺术》的重点在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商周青铜器雕塑艺术做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一部分是雕塑理论方面的论述,主要阐明商周青铜器的雕塑艺术特征,鲜明而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及其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包括论证了青铜器雕塑更为具体详尽的制作方法。第二部分按...
铜手炉 《辞海》中解释说:“冬天暖手的小炉,多为铜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铜手炉已退出生活的舞台,逐渐被人遗忘。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书刊杂志和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丰富奇异的造型,精湛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 鉴定铜手炉,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1看名款 明清时期铜手炉的名款,主要是这几个名匠:“张鸣岐制”“潘凤祥制”“胡文明造”。...
大铜章收藏在沉闷了多年后,终于在近年来开始显山露水了,大铜章收藏队伍不断扩大。1979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枚大铜章。由于幅面较大,给设计师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雕刻师精雕细刻的深厚功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线条图案表现抽象却又不失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铜章甚至比一般普通的纪念币和纪念章更有收藏价值。 笔者比较深入的研究大铜章艺术,是缘...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 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实际上宋辽金铜镜较比前朝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和金属配比等方面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色,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而其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铜镜纹饰尤为突出。 所谓人...
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上,饰有骑士博虎图案,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洛阳金村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城的东北隅,8座大墓应为东周国王或陪葬的臣属的墓葬,早在1926年至1934年间,8座大墓被疯狂盗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许多流失海外,金银错狩猎纹铜镜即是随葬品之一。 该镜圆形,直径17.5厘米,小圆纽,座外饰一周凹面形宽带。其外侧弦纹圈上向外等距饰以3个银色扁叶纹。纽座之外,饰以六...
盘龙寺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晋宁县晋城镇3公里,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日上午9点半左右,寺院僧人在盘龙寺大门口张贴出一张告示,告示说,因晋宁县及晋城镇政府对盘龙寺提档升格,要将盘龙寺商业化、公司化,扰乱了盘龙寺的正常秩序,今寺院决定,暂关山门、闭门清修。敬请诸位谅解。(8月16日云南网) 在当今这个商品味极浓的社会,商业化的开发可谓无孔不入,即便...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金“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边长6.1厘米,通高6厘米,正方形。印面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背铸矩形直钮,钮顶铸一“上”字以决正倒。钮右、背凿“大定十八年八月”,钮左凿“礼部造”。上侧面凿“和拙海栾谋克”,皆汉文楷书阴刻款。印左侧面凿女真文款一行。 此印是金代兵民合一的政权机构——谋克的印鉴。谋克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和...
明末清初仿青铜器浮云纹白端砚 这方明末清初白端砚,长20、宽13.5、高3.8厘米;长方形造型,四周为适度等宽的阳雕边框,砚堂因长期使用自然凹陷;围绕一字形砚池隆起的边框上,线刻仿青铜器浮云纹饰。值得一提的是,上端池壁上巧妙地凿了两根石柱,富有变化的风格以及它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使该砚古拙生动,韵味无穷,突显了砚雕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全砚虽有深入肌理的大面积墨绣掩盖和几百...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见图),1978年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口径长轴14厘米,短轴12厘米,通高13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器口呈椭圆形,方沿平折、曲口、束颈、垂腹、圜底,口沿上有对称附耳,底有三蹄足。在双耳之间的前沿上,有一兽首昂首耸立,高出器表,与兽首对面的口沿外,有狭条状兽尾与之对应。其兽首双耳高耸,双目圆睁,就连嘴唇胡须,也刻画细微,生动逼真,活像一只憨态可掬的野...
鉴定的最初基本功和最起码的鉴定要素就是读书。中国古代金铜佛像包括古代史、佛教史、雕塑艺术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越深越丰富,鉴定入门就越容易。老古董商鉴别铜佛像,没有科学仪器测定,仅凭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即通过感官之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受,加以判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 伪。尽管现代社会科学发达,鉴定文物还是靠人的器官感受和大脑长期的经验积累及知识储存。因此这种老而落后的方法...
从铜镜诞生之日算起,已有四千年光阴了。8月14日上午,《光影可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镜展》在三峡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内拉开大幕,在为期近两月的展览期间,170余件历朝历代的铜镜,将首次齐聚在展厅内,免费供市民参观。 最珍贵 铜镜为大西政权少有文物 东汉重列式神兽镜、唐代吹笙引凤纹镜、清代铭文双龙纹镜……170余件在三峡博物馆深藏数十年的铜镜,首次齐聚一堂。而一件位于展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