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器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时间长了,呈青灰颜色,因以得名。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在青铜冶炼中加入锡可以改变其熔点和硬度这个道理,对用途不同的青铜器,采用不同的合金配比。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考工记》中,就有关于青铜器合金不同配比的记载:"钟鼎之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斧斤之齐五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鉴燧之齐金、...
以明代宣德年制作的“宣德炉”最为著名。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钧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
戈,是一种古代的兵器,源远流长。方块汉字中,凡与征战、兵器有关的字,多从“戈”旁。比如同文明时代相伴而来的“战争”的“战”字,“争伐”的“伐”字,莫不如是。甚至脱胎于石器时代的石斧的古兵器,如“戊”古“钺”字、“戚”, 形诸文字,也莫不加以“戈”旁。这暗示着“戈”的肇端,远比甲骨文“戈”的形成还要古老。 戈是勾兵,由于戈秘柄长度的区别,可分长、中、短三种。长柄戈用于车战,其盛衰史同车战...
广西武鸣县罗波镇凤林村村民近日在公路施工时发现一大型铜鼓,经广西民族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该铜鼓铸造时间最晚不晚于隋唐时期,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铸,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 武鸣县是壮族文化中心地之一,被称为“中国壮乡”。据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农学坚介绍,这面铜鼓直径约80厘米左右,鼓面上有4只壮族先民崇拜的立体瑞兽青蛙作为装饰,四周饰有圆环状纹样。
青铜器的鉴定,主要是断代和真伪鉴别。除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之外,传统 的鉴定法,主要是从器物的铸造技术、造型、纹饰和铭文以及铜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专家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几句话,即“抓其造型,视其花纹,识其铭文,查其地锈,找其范痕”。 从铸造技术方面辨真伪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采用的是陶范法。这种方法无论是铸小件或大件铜器,都有良好的效果,对一些器形和雕镂复杂的器物,可先...
在古玩市场上,凡带铭文的青铜器,铭文字数越多,其价值越高,有铭之器的价格往往高于无铭之器价格几倍以上,故作伪者常在青铜器上作伪铭。从铭文辨伪,主要从掌握铭文字体的风格特征入手。 1、青铜器铭文字体风格特征 青铜器铭文字体的风格与各个时代铭文形成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商代至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即先在内模的表面或在外范的内壁刻出突起的阳文,铸成的铭文呈底宽面窄,而战国时...
铜器鉴定锈色之真伪,其法至为简易。盖凡伪制之锈,无论何色,如以加碱之开水刷之,其锈即落,伪迹毕露无遗,真者反较显明,此为鉴定铜器真伪绝妙方法,万试万灵也。惟伪造之玻璃锈,此法不适用,须以烧红之铁烫之,伪者即发出松香与胶味,真者毫无变化也。 再硝强水与盐囟所造之锈,此法亦不适用,但以舌舐之,凡有盐囟味者亦均伪制也。且伪锈多深浅不勻,糙而不润,均在表皮锈与地有极显然之分野,终不若真者之深浅...
青铜器鉴定,到底该从何入手呢?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应该掌握青铜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型。 1、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
汉 通高53.8厘米,长31.3厘米,盘径10.5厘米。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屏板、鱼鳞和雁翅均有彩绘...
战国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牺”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该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西湖飞来峰造像艺术铜章 7月南京,正值盛夏,虽然展会外骄阳似火,依然阻挡不住章友们对大铜章收藏的热情。大铜章在中国全国巡回展第五展南京站,于7月17日-19日在古城南京隆重举行,来自业内的数十家章牌生产及开发、销售机构参加了展览。南京展会期间,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铜章收藏爱好者前来现场参观和“淘宝”。 本次展览会包括新章发布、铜章展销、钱币专家讲座等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章发布和新...
日前,上海博物馆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合作举办的“铸造永恒 上海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展”在克拉克艺术馆开幕。该展成为第一个入驻克拉克艺术馆新馆的巡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麻省旅游局局长贝茨·沃尔、克拉克艺术馆馆长迈克尔·康佛蒂、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为展览开幕剪彩。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麻省州长德沃·帕特里克、克拉克艺术馆董事会主席彼得·魏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格伦·劳里、麻省联邦参议员爱德华...
泸州铜店街位于南城下平远路至长江边,与之相邻的便是铅店街。这两条古街早在乾隆年间就为朝廷铸制钱币、打造军火,而且是铜器的转运码头。贵州的铅、云南的铜,通过永宁河运来,必经泸州长江黄金水道运往京城。而西南乃至缅甸的矿产都由泸州转口。泸州也成为了当时清廷铜、铅集中待运的堆放码头,时称“京铜”铸产地。 当时泸州运京的铜、铅以竹篓装运,通过长江运往重庆、万州、宜昌到汉口交卸,再辗转至北京,沿路...
观众参观西周时期的兽面扉棱提梁青铜卣。 烈日炎炎,暑气熏蒸。7月初,中国国家博物馆于“暑期档”推出了“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自开幕以来热度不减,吸引了不少观众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汇集了湖北10余家博物馆的122件(套)珍贵文物,堪称近年来规模罕见的、反映湖北地区先秦礼乐文明的大展。工艺精美的青铜容器,制作精良的商...
7月19日,“铜”一水岸--中法铜章艺术展在沈阳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铜道艺术馆隆重举办,法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美屿与奥运奖牌设计与评委组专家罗永辉为此次艺术展揭幕,沈阳造币及上海造币相关领导出席此次开幕式。 中法建交50周年艺术展《铜一水岸》活动现场 (一) 本次艺术展是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官方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展览收纳了中法两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主题的一百余枚铜章精品,既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