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商周文物展:灿烂青铜文化 瑰丽楚地文明
观众参观西周时期的兽面扉棱提梁青铜卣。
烈日炎炎,暑气熏蒸。7月初,中国国家博物馆于“暑期档”推出了“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自开幕以来热度不减,吸引了不少观众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汇集了湖北10余家博物馆的122件(套)珍贵文物,堪称近年来规模罕见的、反映湖北地区先秦礼乐文明的大展。工艺精美的青铜容器,制作精良的商周乐器……散发出浓厚的楚文化气息。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以及礼制文化特点。第二部分则集中展示湖北地区出土的商周乐器,包括青铜质地的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笙,以及石质的编磬。
越王勾践剑受人追捧
7月13日下午,由于适逢暑期,再加上是周末,北京天安门附近区域可谓人流如织。国家博物馆西门外也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源源不断的观众按照秩序缓缓向前移动,经过自助取票、人工检票、安检等一系列环节到达馆内。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是暑期的临时展览。走进展厅入口,首先迎接观众的便是造型独特的鹿角立鹤。这只青铜鹤引颈昂首伫立,双翅作轻拍状,两腿粗壮有力,形态健美。不少参观者都会被它的神奇造型所吸引,在仔细观赏之余,也纷纷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留念,还未真正进入展厅,便已被古人的技艺所折服。
这只青铜鹿角立鹤出土于曾侯乙墓,正是此次展览中最引人关注的四件国宝级文物之一,而其他三件分别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青铜连禁大壶、兽面纹青铜鼓和曾侯乙编磬。其中,最有人气的当属越王勾践剑。
“这真的是越王勾践的剑?”“是真的,上面还有铭文。”观众们争相挤到展览柜周围,希望能近距离观赏这把跨越千年的宝剑。正如介绍所言,这把青铜剑的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圆形剑首顶端铸有突起的、宽度不到一毫米的同心圆,工艺十分之精巧。“这可是个好东西!”“上面的纹路很漂亮!”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略带惊奇的赞美。
编磬编钟再现礼乐文明
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震惊中外,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同时也作为楚地文明的标志存留在了国人心中。而此次展览中观众们虽然不能目睹曾侯乙编钟的真容,但同样可以欣赏到像曾侯乙编磬、湖北枣阳九连墩出土的青铜编钟以及其他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爸爸,那边那个是什么?”“应该是……磬吧!”爸爸的语气有些不坚定,但是走近文物查看旁边的介绍后,便胸有成竹地转过头来,对儿子说道:“对,就是磬,这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据了解,他们是一家人专程从四川来北京旅游的,国家博物馆是计划中的一站,“我们就是顺便来这个展厅看看,虽然原先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不是很了解,但看完展览后也收获了不少”。
曾侯乙编磬距今已2400多年,主要质料成分是石炭石。记者看到,石磬分两层悬挂于架上,从左到右体型依次变大,磬架底座则由一对青铜怪兽构成,分立左右,上有错金纹饰。据悉,这套编磬与编钟配合使用,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
屹立在编磬旁边的编钟,同样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湖北枣阳九连墩出土的青铜编钟共34件,规模仅次于随州曾侯乙编钟及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编钟。而观众们欣赏至此,嘴边也总会提起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感叹先秦时期礼乐文明的发达。
“这里的每一件都是精品”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聚居于湖北江汉之滨,筚路蓝缕,开拓山林。从公元前15世纪商王朝在盘龙城设立军事重镇,到西周建立,大批姬姓以及异姓贵族陆续受封于江汉地区;再到春秋时期,楚国异军突起;最后战国时期,楚国文化随着其疆域的扩大而迅速扩展,为早期的中华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的每一件都是精品。”对青铜器文化情有独钟的江先生说,“随便指一个,那都是非常了不得的。这里有一些展物,我在湖北博物馆里也看到过,不过那次正好碰上博物馆维修,欣赏到的只是少部分。这次展览,可以说弥补了我之前的一些缺憾。再加上这里很多文物是在地方博物馆收藏的,平时也很难过去,所以就更值得一看了。”
江先生是天津人,虽然从事的是金融行业,但从小对历史很感兴趣,尤其偏爱中国史上的青铜器时代。每次出差若碰见有相关展览,必定会前去观看。“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像礼乐器、兵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体现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礼乐文化系统,这对于探索早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具有很大意义。”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继新疆、西藏、陕西等之后推出的第四个与地方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重要展览,不仅是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璀璨的区域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次非常重要的呈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