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蓝蓝泉州湾底,有一片神秘海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8月初,泉州将正式启动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届时来自省内外的20多名水下考古人员,将深入水下沉船疑点探摸、探测、扫描,搜寻泉州海丝文化的瑰宝。相比2012年启动的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此次调查可谓“真刀实枪”,或将揭开一些历史谜团,并为下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做准备。 【回顾】 历时三年 走访35个镇184个村 2012年...
考古学家将启动一项耗资140万英镑的考古项目,对目前发现的英国保存最完好的青铜时代遗址进行挖掘。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英国,青铜时代开始于4500年至4000年前,这段时间内诸如巨石阵等的大量古迹迅速扩张,科学家希望通过对一处青铜时期的遗址的考古研究,使这段历史真相大白。 据报道,该地点挖掘出的史前古物进行长达1年之久的分析工作。自2015年10月开始,剑桥考古学系的工作人员已经发现了...
德化的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产品,也是依然活跃的历史见证者。在德化县梅岭窑遗址,一场考古勘探接近尾声,14处从宋元时期至今的窑炉遗址,已被精准定位。 “德化窑源远流长,此前已经发现了具有考古价值的窑炉遗址,这次是针对梅岭窑,做具体考古调查勘探,确定每个窑的精准位置、分布范围、窑炉形态等。”昨日上午,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羊泽林告诉海都记者,经省文物局批准,考古队于7月上旬进驻德...
7月26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近期正式启动,将在三峡库区的巫山大水田遗址开展试点。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还原考古现场,考古人员首先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再通过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来处理数字影像,最终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等数字化成果。 据了解,此次试...
花山岩画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是什么?作画者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工匠? 2013——2014年,广西考古所组织考古调查组,在龙州、宁明、江州、扶绥等地开展了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为花山岩画提供了有力佐证。 发现疑似绘画颜料 据考古发现,早在1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左江流域已有人类居住生活。 考古专家选取了35处古遗址进行发掘。这些遗址多数位于岩画所在山峰的洞穴和岩...
7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官网登载了对该校考古部门负责人大卫·吉布森(David Gibson)的访谈。吉布森表示,近来考古学家对英国青铜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研究,已经可以让人们了解青铜时代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水平。 吉布森表示,最近10个月以来,来自剑桥大学和其他机构的考古学家对剑桥郡的青铜时代遗址马斯特农场(Must Farm)的圆形木制房屋进行了发掘和研究。研究发现,当时生活在此地的居...
近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岭埠遗址的考古探勘工作日前正式启动。 横岭埠遗址位于山亭区山城街道横岭村,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总面积200000平方米,处在国家、省重点水利工程庄里水库项目库区内。考古队计划先对遗址的东部3000平方米区域内进行详细的重点勘探调查,并根据勘探调查情况制定科学的抢救性发掘方案。同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庄里水库建管处、山亭区政府、市(区)公安部...
陶溷(猪棚舍与侧屋结合) 近日,宿州市萧县龙山子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共发掘清理古墓葬16座,出土各类文物80余件。古墓葬包括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4座,砖室墓2座。出土文物以陶器居多,类型有鼎、盒、钫、盘、盆、釜、甑、罐、壶等,模型明器主要为仓、灶、井、圈等,铜器有指环、带钩、铃铛等。料器中的口琀时代特征明显,反应的功能明确,做工精细。铁器主要有剑,已锈浊,保存较差。 据悉,2016...
考古绘图是根据几何制图学的投影原理,结合考古遗存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属于考古技术的范畴(严文明)。近代考古学源自于西方的古物学,考古绘图作为考古学的一部分自然也是萌发于古物学之中。十八、十九世纪西方的古物爱好者们在全球各地进行大量的探险活动(其中当然也包括一些掠夺和破坏文物的行为),为了科学记录资料,在搜集古物的同时他们也对古物及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工作。这些科学的测绘工作应该就是...
江苏大陆自古以来水网密布、河湖纵横,全省有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淡水湖,有长江、大运河、里运河等大河,还有很多中小型的河流,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此外,江苏东临黄海和东海两大海域,海岸线954 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比较长的省份。水下考古在江苏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多年来,虽然没有开展系统的水下考古工作,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维修整治工程及部分河道整治工程,江苏也开展了部分内水的水下考古工作。这些水下...
郑州在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上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仅有四项考古成果入选“二十世纪全国一百项考古大发现”,而且在评出的240 项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以十三项的总量占据全国各地区排行榜榜首。郑州地区的这些考古大发现,不仅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发现之众,入选之多,彰显了郑州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现代考古进入郑州是最近60...
6 月25 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召集的首场“新石器考古学术沙龙”在北京紫玉饭店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的30 多位专家学者及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沙龙围绕“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和“中国新石器考古分期与年代学问题”两个主题展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袁广阔教授首先介绍了新石器考古学术...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7月20日报道,今年秋天,当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印度北部对一个青铜时代的城市开始发掘工作时,他们将在很多方面实现突破。 报道称,发掘地点拉基格里位于德里以西90英里,是中国在境外所从事的最大规模考古工作,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崛起成为考古领域世界大国的最明显标志,这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获准在印度工作。 报道称,文化领域的对外联络正在帮助柔化北京的形象,尽管中国扩...
7月23日,考古专家郭物在新疆清河县三道海子古石堆前介绍考古挖掘情况时称:经过考古挖掘研究,该古石堆初步认定为祭祀遗址。据介绍,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的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群,共分布巨型石堆遗址3座(又称花海子巨型石堆)、中型4座、小型约20座,石围石堆墓约100多座,鹿石约48通。201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三道海子3大...
作为唐代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中心——北庭故城外城,究竟是哪朝哪代建设,学术界争论了一百多年。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终于用出土文物证实:北庭故城外城墙系唐代按唐代建制所建。 历史资料表明,北庭故城在唐代时最为繁盛,从庭州到北庭都护府,再到北庭大都护府,它的级别不断提升,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天山北麓军事、政治、经济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