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近期正式启动,将在三峡库区的巫山大水田遗址开展试点。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还原考古现场,考古人员首先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再通过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来处理数字影像,最终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等数字化成果。 据了解,此次试点勘察的巫山...
井中伟,男,汉族,1975年生,河南驻马店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自1995年起在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留校任教,先后被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后项目访问学者。任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主任。 教育经历 1995.9——2006.6,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陈胜前,男,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89-1993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科。 1993-1996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吕遵谔教授,学习旧石器考古。 1996-1998年,任职于北京自然博物馆。 1998-2004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Dr.Fred Wendorf及Dr.Lewis Binford...
王昌燧:男,江苏姜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X-射线考古学术讨论会顾问、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1985年开始从事科技考古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的基金支持,是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迄...
高星,出生于1962年2月,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1人物简介 高星(1962.2——),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1985年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
宋国定,男,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武陟县。1981—198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历史学士学位;1985—2005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2005年底,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成员。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曾参与、组织和主持过的考古发掘与科研项目有:新...
李崇峰,男,出生于1960年3月,教授,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中亚和中国佛教考古与佛教艺术研究。所授课程有佛教考古导论、中国佛教考古专题:中国石窟寺遗迹等。1995年以来李崇峰博士先后主持过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
1基本介绍 李伊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9月生,吉林长春人。1986年7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访问学者(1993—1994年)。 2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 1997年,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文学院及人文...
2016年下半年,中国考古学者们将会进行一次规模相当大的行动,对象是一个青铜时代的城市遗址。有点特殊的是,这个遗址不在河南陕西,而是在印度。 此事引发了美国老牌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USA Today)的兴趣。该报的一篇特别报道称,这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被允许进入印度开展工作。报道援引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的说法: 我们现在有能力走出去,并且在资金、技术和技能方面为他...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这块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古老土地,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后,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有灵性的生命之水,漓江润泽了两岸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城市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成为我们的母亲之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去寻找最深邃的漓江文明之源的代表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年前就居住在漓江边上的“甑皮岩人”。 据考证,“甑皮岩人”虽非在...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自去年11月公布阶段性成果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成为文化界的热词。从及时公布考古进展,到阶段性公开展示考古成果,南昌海昏侯墓以独特的公众考古模式,为人们上了一堂公共考古课,将考古专业转换为文化传播,使高雅文化更“接地气”。 9月1日开始,省博物馆将推出《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这也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启动以来,第三次对外集中展示文物珍品...
蒙古博物馆发言人艾玛卡·霍夫德表示,俄罗斯和蒙古的考古学家正在研究阿尔泰山脉发现的一具风干成的女木乃伊。这具木乃伊是在蒙古西部古代墓地出土的。 他说,这具木乃伊有1500年历史,由于棺材所处2803米高度,使尸体没有腐烂,寒冷的山地气候保障木乃伊以及随葬品完好保存到今天。 他说:“尸体是毡子包裹起来的。木乃伊脚上穿着非常像阿迪达斯滑雪鞋一样的靴子。专家已经拆开了毡子,现在开始研...
1943年2月13日, 日军将唐高僧玄奘头顶盖骨的一部分交给汪伪政府。 这一头盖骨是于1942年11月发现的。这天,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旁的日军军工修械厂营造场派出十几名工人,到工厂南首三藏殿后的小山头上平整土地,准备建造所谓“稻荷神社”。上午10时左右,工人们正在卖力地挖掘,听到“咔嚓”一声,他们扒开泥土,发现一块长方形石条。几个工人掀起石条,见有一洞,洞内有石函一个,石函止反两面的刻文...
日前,江西省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馆公布抢救性考古发掘最新成果。经过近千平方米的发掘后,考古人员在御窑博物馆(新馆)区域陆续发现并清理出大量窑业遗迹,并获得大量瓷片、窑具等遗物,充分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景德镇御窑周边民窑窑业生产状态。 从2016年2月开始,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馆(新馆)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贵州考古人员在贵安新区罕见发现大量古人类洞穴遗址,并发掘出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大量遗物和遗迹。 贵安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地处黔中腹地,喀斯特盆坝众多,境内河网密布。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贵安新区所涉及的马场、高峰、湖潮、党武4乡镇,共发现洞穴遗址38处。调查表明,古人类至少在距今3万年左右,便开始在贵安新区境内繁衍生息。在洞穴中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