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16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公共考古读物《湖畔寻古》,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今年是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又恰逢G20在杭州召开,为做好“后申遗时代”对西湖的保护与管理,同时也为了向世界更好地展示西湖的历史与文化,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历年围绕西湖所做的考古项目整合起来,从考古的角度和眼光出发,深入浅出从出土的坛坛罐罐、瓶瓶碗碗讲述西湖的文化与故事,展示西湖的底蕴与魅力。...
近日,记者采访到叶茂台古墓挖掘的亲历者,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40多年过去了,这位当年参加叶茂台辽墓发掘的考古专家给记者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事。 叶茂台位于法库西南45公里的101国道上。1974年4月,叶茂台村村民无意间发现一处古墓。很快辽宁省博物馆立即派出以徐秉琨、冯永谦、曹汛等组成的专家组于5月2日赶往现场…… 七号墓发掘初始及墓室外观(由北向南摄) 无法...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一考古工地惊现神秘贝壳堆,引发众人猜测,有人认为是古人祭祀所用,有人认为是用来招财聚宝。16日,湖北省考古专家研究后认为,该贝壳堆并没有特殊意义,应该是当地居民生活遗留物,见证了当地群众生活习俗,说明古人也喜欢吃“海鲜”。 今年6月,为了配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襄阳市文物考古所在该市襄州区古驿镇宋湾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墓葬群,发掘出土了青铜盘、青铜勺、青铜带钩及大量...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北庭故城进行考古发掘,首次确认北庭故城外城为唐朝建筑,这一重大发现使北庭故城声名大噪,同时也成为带热当地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0公里处,是唐代设立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考古的重大发现,使学术界对北庭故城外城是唐代建筑或是宋代高昌回鹘时期建筑的争论尘埃落定,首次从考古发现上得以证明。 记...
工作人员正在细致的进行挖掘工作 由宁夏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旧石器专家组成的发掘团队近日入驻宁夏水洞沟旅游区,对水洞沟2号地点和1号地点进行为期30—40天的考古发掘。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卧龙岗大学和加州大学等相关学校的博士生、研究生以及学者参与发掘工作。 据了解,本次考古发掘是水洞沟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的第三个年度工作,主要以水洞沟遗址...
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项研究成果分析了提洛尔冰人的衣服和箭袋的材料来源。研究表明,冰人的衣服和箭袋至少来自5种不同的动物,其中帽子由棕熊皮制成,箭袋则由狍皮制成。 提洛尔冰人俗称奥茨冰人,是一具拥有5300年历史的木乃伊,1991年在意大利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被发现,此后20多年的分析让人们得以了解其祖先、饮食、工具、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衣着情况。尽管保存相对完好,但奥茨冰人主要衣服...
昨天上午,圆明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上直播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实况,并邀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现场讲解,公众在网络上就可观看远瀛观考古现场,了解考古工作。 据了解,远瀛观遗址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大水法遗址,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是乾隆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目前,远瀛观遗址仅存汉白玉雕花石柱和一些散落的石构件,此次考古涉及800平方米的遗址,...
昨日,几位考古工作者正在圆明园远瀛观遗址现场进行考古挖掘,并进行了现场直播。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在博物馆里,精美的瓷器、玉器甚至遥远时期的编钟透过展示玻璃展现在公众面前,不过,这些文物是怎么出土的、在与现代人见面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流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比较陌生。昨天,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上直播考古实况。 考古地址紧邻大水法遗址 昨天通过网络跟公众“见面”的是...
近日,由市文物管理所组织考古队,对拟建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至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高速公路段进行地面勘探。 据悉,考古调查勘探面积为公路桩线外沿100米。考古队主要以查阅资料、核实沿线文物点、调查访问周围群众等方式进行细致全面勘察,并对两县境内项目重点区域的4个可疑点进行了探沟试掘。通过全面调查勘探,考古队在工程区域内未发现有文物古迹的埋藏情况,且景谷、宁洱两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三次文...
8月16日,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科学委员会举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承办的“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金轮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文物保护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研讨。 此次研讨会主题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古遗址保护、实验室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等...
今天上午,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上直播考古实况,直接向公众展示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近距离”观看并了解考古工作。 据了解,远瀛观遗址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大水法遗址,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目前,远瀛观遗址仅存汉白玉雕花石柱和一些散落的石构件。此次考古工作涉及800平方米的遗址,将为远瀛...
编者按 “十年长征,万里纵横”,这是对中国考古走出去的生动描述。从亚洲蒙古高原到中美洲热带雨林,从丝路沿线到非洲海滨,都可见中国考古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联合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坚毅身影。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文明互鉴·中国考古走出去”系列报道,记叙中国考古人赴世界古代文明区域进行考古发掘的生动故事和心路历程,描绘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交相辉映的精彩图景。 美国的全国性大报《今日...
8月16日,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科学委员会举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承办的“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文物保护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据悉,此次研讨会为期2天,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古遗址保护、实验室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热点进行研讨,议题...
据澳洲《新快报》报道,为期三个月的澳洲首次唐朝文化专题展览“唐都遗珍”,于7月在新州艺术博物馆圆满落幕,引起巨大反响广获好评。随着中澳各领域包括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少中国文物走出国门,来到澳洲进行展览。新州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兼“唐都遗珍”策展人曹音日前接受记者专访,对于民众所关注的中国文物外展多个谜团一一进行了解析。 谜团一:跋山涉水对文物是否造成影响? 很多人都...
连日来,市文广新局对镇丹高速公路孙家村等多处考古工地进行了安全检查。 根据近期召开的省文物局半年工作会议要求,我市加强了考古工地安全工作,市文广新局迅速对各个考古工地开展安全检查。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考古工地主要有抽水蓄能电站、连淮扬镇铁路、镇丹高速公路3个大的项目,市文广新局将在近期对其他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