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我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北京市珐琅厂,日前在厂内展厅推出第二届“景泰蓝经典名作展”,展览将贯穿春节,至2月10日结束。 以“赏景泰蓝艺术,品手工神韵”为主题的本次展览多为大师设计,不仅作品精,而且品类全。既有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传统作品,也有高仿的元明清时期的老款新制品、铸胎景泰蓝制品。与此同时,更多的富有时代感的创新经...
神秘的烧蓝工艺 万秋瓶 情侣瓶 景泰蓝在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曾经比玉石珠宝都贵重。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景泰蓝在创新中重放异彩,作品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在北京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景泰蓝经常摆在显眼的地方。也难怪,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也是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的工艺美术“燕京八绝R...
2008年11月6日,一场汇聚了全世界各国特色工艺品的艺术盛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盛大开幕,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艺术家、全国各地300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参展,展品囊括12个大类。在国内外大师云集、逾千件精品展中,我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力作《牛转乾坤》,一举夺得博览会“2008天工...
福寿葫芦 爵士杯 大香薰(顶部) 双龙壶 图片为张同禄参展作品 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携精品亮相岭南会 谈到景泰蓝传承时忧心忡忡 曾身世显赫的景泰蓝可谓命运多舛——由深居宫廷的皇家用品几经周折后,变成了当今的“景泰滥”,连能否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接薪者在矢志不渝地为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景泰蓝制作第一人&...
景泰蓝亦称“掐丝珐琅”,其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掐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但学术界公认的一点是:明代宣德年间是我国景泰蓝工艺大放异彩的时期,景泰年间更是继承了宣德时期...
清初社会安定与经济的繁荣昌盛,康熙时期设立了“珐琅作”,制造各种御用器物,这时期制作的器物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巧精细,风格由粗犷向鲜明、华丽、清秀方面演变,制品更加结实实用。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仿造“景泰年制”款的珐琅制品很多,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雍正六年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
清代是景泰蓝发展的又一高峰。康熙时期就设立了“珐琅作”,制造各种御用器物,这时期制作的器物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巧精细,风格由粗犷向鲜明、华丽、清秀方面演变,制品更加结实实用。 到了雍正时期,景泰蓝工艺进一步发展,早期风格于康熙差不多。直至乾隆年间,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比比皆是,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以及日...
京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的景泰蓝作品正式入藏台北故宫的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据悉这是两岸分离后台北故宫首次典藏中国大陆的当代工艺美术品。 今年二月,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十六位工美大师赴台文化交流与考察,其中张同禄大师应邀访问台北故宫和台湾高校讲学,引起了极大关注。四月十四日,张同禄精心创作的景泰蓝“十二章纹”、“白头偕老”、“太平有...
近年来,受文物回流浪潮影响,景泰蓝精品也随之出现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渐渐被藏家所关注。绵延千年,景泰蓝早已从皇宫腹地的深宅大院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的厅堂书斋。但与瓷器、玉器相比,人们对景泰蓝的了解相对较少,其收藏和拍卖价格还较低,上升空间很大。 身价不凡的景泰蓝 去年上半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拍出了约合人民币6500多万元的高价,刷新了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去年11...
老而精受宠 成对器价高 苏州博物馆新馆地下展厅中人头攒动,113件宫廷御制景泰蓝珍品穷尽了人间的赞美之词,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宝贝”全部来自于香港大藏家张宗宪。早在这场引起轰动的展览之前,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在巴黎佳士得以652.8万欧元的天价拍下了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随之带起海内外收藏市场上一股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稀世重宝皇宫密藏 “景...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又习称“景泰蓝”,乃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无论是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绿的天蓝,如琉璃般凝重的钴蓝,以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均无一例外...
一 起源久远兴于明清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到现代,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用着“景泰蓝”的习惯称谓...
近日,来自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展示了自己创作的40余件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作品,其中超过80%的作品被广州市民追捧抢购。南方藏家对北方艺术品的理解和热爱令米大师甚感意外和欣慰,但重重危机又令米大师对景泰蓝工艺的未来充满忧心。 景泰蓝10年难被正视 景泰蓝起于元朝、兴于明朝景泰年间,由于主要色调为蓝色,因此被称为“景泰蓝”。在全世界历年的艺...
本报讯:今天,香港张宗宪先生珍藏宫廷御制掐丝珐琅器特展就要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开放,90件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都是张宗宪先生从国外用高价拍回,另有14件还在运往苏州途中。“我要让流失在海外的国宝回归祖国。”原籍苏州的张宗宪先生此次到故乡苏州来办展也正是表达了这个心愿。 张宗宪先生在海内外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都享有盛誉。他遍游世界各地搜集中国书画和瓷器精品,凭藉非凡的专业背景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