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世界上已知明宣德帝御用景泰蓝瓷坛仅两件。左图为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 据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报道,英国伦敦南郊一座不起眼小镇克罗伊顿的当地博物馆中,日前竟然被发现收藏有一件稀世的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御用景泰蓝瓷坛。 据大英博物馆专家介绍说,这件由已故瓷器收藏家里斯科收藏的珍品1964年依遗嘱捐给克罗伊顿博物馆。里斯科因从事保险生意曾长期往返于欧洲和远东之间。据信,展览在克罗伊顿博物馆中的景泰蓝瓶就是...
市民正在观赏景泰蓝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 3月12日,“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媒体见面会在贵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展出的60余件精选的景泰蓝作品于12日亮相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展出活动将举行至5月12日,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观赏。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在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又名景泰蓝...
随着景泰蓝收藏市场的火热,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景泰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其实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并非景泰蓝本身,而是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它的制作工艺相当繁复。所以景泰蓝的美不是偶然得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用一点一滴的汗水以及智慧积累制作而成的。 景泰蓝制作的第一步是制胎。制胎是使用延展性好的紫铜片按预先设计好的图纸下料,经裁剪、捶打出不同样式的铜胎。制作过程从头到尾全要用手工完成。 第二步就...
提起铜胎掐丝珐琅,很多人不知为何物,但提到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景泰蓝。它不仅是传统工艺,更被称之为北京的国宝“京粹”。不少来京的游客都愿意带上几件景泰蓝工艺品回家,或送人或摆在家里,都非常有面儿。景泰蓝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元代传入中国以来,可以说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将它发展并繁荣起来。 虽是舶来品 却在我国成才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古埃及、古希腊时期产生,五六世纪传...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然后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所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在中国古代,景泰蓝曾经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是一种宫廷专享的皇家艺术品。而现如今,景泰蓝也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屡屡在重要的拍卖会上现身并拍出高价。那么,古时候皇家为何会对景泰蓝钟爱有...
2015贺岁吉作《九羊启泰》青花景泰蓝专家品鉴会在中外首工美术馆精彩举行 中国文物网讯 吉庆羊年,大家对羊题材艺术品的关注热情空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铁辉在2015年也推出了自己的全新力作《九羊启泰》来庆贺羊年。在12月13日召开的专家品鉴会上,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苑洪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雕塑》杂志主编范伟民;国家非遗专家孙建君;《艺术人生》总策划、汉字美学专家浦寅;《九羊启泰》创作...
景泰蓝是中国独特的民族工艺品。在西方,景泰蓝又被称为“中国蓝”。有不少学者认为,景泰蓝是源于古罗马的一种技艺。但是,瓷库专家认为,随着景泰蓝的不断发展,也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与特色,用料逐渐“中国化”。 作为一种工艺,景泰蓝有很多中国特色:景泰蓝的图案、色调,无不充满中国味道。您恐怕想不到,在景泰蓝的演变过程中,就连中国特有的中草药,都成了景泰蓝制作的“秘方”。 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有...
景泰蓝在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曾经比玉石珠宝都贵重。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景泰蓝在创新中重放异彩,作品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在北京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景泰蓝经常摆在显眼的地方。也难怪,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也是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的工艺美术“燕京八绝”之一。 发扬光大阿拉伯人的发明 景泰蓝,也叫珐...
近几年收藏品市场活跃,除了古玩外,现当代艺术品的升值潜力也在不断挖掘中。有专家表示,景泰蓝作为中华国粹,巨大的收藏价值并未获得很好的体现,其收藏潜力也被藏家忽视,喜爱景泰蓝的藏家可多关注景泰蓝作品,或可获得绝佳收藏机会。 景泰蓝又称铜掐丝珐琅,它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焊在铜质胎形上,再填上彩色油料,经烧制、磨光、镀金而成。其颜色丰富多彩,仅蓝釉就有天蓝、宝蓝、透明状的普蓝、粉青金色等,还有...
景泰蓝传自于西方,至今已有700余年,其中,自诞生以来的600年间一直为宫廷御用之物,特别在明代景泰年间,景泰皇帝对景泰蓝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设无不用景泰蓝制作,被称为“天下一绝”。无独有偶,一种与景泰蓝相似的器物悄然出现,这就是在日本被奉为“无国上品”的七宝烧。
张同禄景泰蓝作品 张同禄珐琅珀晶画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其来源可追溯至13世纪末的元代,元朝时期疆土辽阔,与阿拉伯地区交往频繁,发明于西亚阿拉伯的珐琅饰品便从那时传入中土,这一技艺与中土的民族审美相融合而成了中国的景泰蓝,景泰蓝制作技艺进入宫廷之后慢慢成熟,明清两朝,独具中国特色的景泰蓝技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被称为“天下一绝”。 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
近期景泰蓝的收藏市场逐年升温,价格一路攀升,受景泰蓝价格低迷影响,人们的收藏热情渐渐被调动起来。景泰蓝作为市场中一颗新星,凭借自身的艺术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而青城市场回温也较为明显。 记者在我市大召古玩城以及大漠古玩城走访发现,景泰蓝瓷器的价格近一段时间上升较为明显,对于这个现象我市瓷器收藏家史勇先生介绍,“景泰蓝工艺起源悠久,世界众多古老的国家都曾出现过景泰蓝,在元朝时期景泰...
西周方座虎簋 ——访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钟连盛 北京珐琅厂1956年建厂,当时公私合营,珐琅厂由民间的42个小作坊合并而成。解放之初,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在清华大学成立了“工艺美术小组”,梁思成、林徽因、郭沫若等人都是小组的成员,倡导抢救中国的传统技艺。珐琅厂的第一代工艺大师钱美华先生就是梁、林在清华的学生。作为全国第一家专业生产景泰蓝的企业,景泰蓝全国六位国家级大师...
钟连盛(右)在指导工作室的成员 “怎样将景泰蓝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目标。”北京珐琅厂钟连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钟连盛告诉记者,作为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工作室,他们一直都在为“京珐”品牌的传承而钻研。 去年底,钟连盛创新工作室作为首批10家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 复制十件国宝 作为全国景泰蓝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市珐琅厂于2006年被授予...
景泰蓝大师钟连盛正在指导学徒 编者按:“我们要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国民间文艺家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有的欣欣向荣,传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师。为重拾传统文脉,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