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炎炎夏日,若是头枕一清凉枕头,想必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现在的枕头品种多如牛毛,什么棉枕、药枕、竹枕、木枕。但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普通百姓多是用陶瓷枕的。 老家曾有一间烧制陶瓷的厂,也曾烧制过大量的陶瓷枕头,只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赏。可就是那个看起来还很粗糙的陶瓷枕,把我拉进了收藏陶瓷枕的“陷阱”,一发而不可收,而且还对研究瓷枕有着近似痴迷的程度。 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为皇室专烧制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进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此时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时至今日,大量的民国仿品仍然混迹人间,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因此,民国时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粉彩瓷器也是当时生产的主流。 民国时期粉...
2月25日下午,居住在南京市鼓楼区花家桥7号的市民钱女士、刘先生相继报警,称楼下的一位住户在野蛮装修,竟然擅自对文保单位挖地三尺,严重破坏了他们所住的百年民国老宅。记者了解到,由于这样的施工,楼上住户反映墙体已经有了裂缝,街道方面也在年前张贴出了该建筑年久失修需要安全鉴定的通告。 房屋高出地面户主觉得影响生意 接警后,民警立即联系了该地所属的阅江楼街道城管科,一同前往现场调查了解。原来施工住户...
你知道民国时期,时尚达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儿吗?是公余联欢社。如今,已经100多岁的公余联欢社旧址静静矗立在洪武北路上。最近,经过外部“洗脸”、内部装修等一系列“小手术”后,公余联欢社旧址拆掉了围挡,露出真容,预计下个月开门迎客。 记者探访 它100多岁了,身子骨还很硬朗 现在,潮人们看演出可以去各种剧院、剧场,而70多年前,潮人们最常去的是公余联欢社。公余联欢社是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文化娱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长江路以北,洪武北路边一栋颜值颇高的民国建筑一直在围挡施工。这栋建筑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时期的“公余联欢社”。记者昨天了解到,“公余联欢社”目前修缮完毕,已对外开放。 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 洪武北路并非南京民国建筑扎堆的地方,和周边的建筑比起来,洪武北路129号的公余联欢社显得很突出,犹如“鹤立”人群中的一位亭亭美女。 这是一栋两层法式建筑,有大大的落地窗、哥特式的...
图1 图2 铜墨盒是盛装墨汁的小器物,也是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产生于清代道光时期,盛行于光绪、民国年间。它比石砚更轻巧灵便,并能保持墨色的滑润和黑亮,故在当时颇受欢迎,成为文人墨客案前的必备之物。铜墨盒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深受众多收藏爱好者青睐。 笔者收藏两方民国时期刻铜墨盒,均为抗战时期的文化人士使用的文房器物。其中一件(图1)为方形,盒盖上刻篆书“还...
《十钟山房印举》系清代陈介祺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介祺将自藏玺印并汇辑吴云、吴式芬、吴大澂、李佐贤、鲍康等诸家的藏印钤拓而成。初稿共十部,每部五十册。每页钤一至四印。因举类分列各种印式,故名“印举”。至光绪九年(1883年)重编,每部增至一百九十四册。 《十钟山房印举》钤印本版本众多,大凡有八种。其中以光绪九年序一百九十一册本最为符合陈介祺陈簠编辑此书的本意。因此,民国十一年(192...
双清阁书话 《寄山集》 江阴毛灏瀚著 往年,文庙早市为我之乐土,因其时线装古籍少人问津,故常常有所收获。一日,于明伦堂前,见一摊有线装书若干,摊主似乎很熟悉这些东西的价值,在书边上还摆放着这些古籍曾经拍卖的图录,以此为价格参照。我随意翻到二册书,名为《寄山集》,竹纸本,观其板式字体,当为民国木活字本,再看边上的拍卖图录,上面标明民国刻本,于是明白摊主并不知道此为活字本,以廉价取归,也算“捡一漏”...
海口市博物馆藏象牙雕李白乘槎摆件为民国雕刻作品,造型呈一舟状,尾部的浓密树杈蜿蜒上举,又回溯至槎身。槎身最前端站一雅士,衣冠博带,迎风而立,一手握卷,一手执壶,似在以诗酒自娱,观此雅士豪放不羁的风度及唐代装束应是“斗酒十千恣欢谑”的诗仙李白。太白旁应还立一人,因牙雕损坏,仅存两腿,从腿部衣饰特征来看可能为一童仆。此作品雕工巧妙,树槎纹理的表现极为逼真,牙质圆润,结构匀称,是牙雕乘槎题材的上乘之作。...
民国十六年纪念币的样式有很多种,其中有孙中山像的纪念币,也有张作霖将军的纪念币。这些纪念币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在纪念币的外貌上就会充满岁月的痕迹,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如今这个时代里,人们大多都喜爱收藏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纪念币,邮票或者其他的收藏品都是很好的选择,在众多的收藏品中,纪念币和邮票选择的人最多,这两种收藏品的种类也很丰富。纪念币市场上的生肖纪念币一直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是投资收...
在笔者的收藏中,有一枚“大清邮政第四版团龙图邮资明信片”颇为有趣。这张明信片是“扬州小武成巷许氏”寄往“南昌省城君子巷裕字盐仓内许佩芳先生”的,明信片上的文字内容主要谈了家庭生活和生意状况。明信片右上角销的邮戳是圆形腰框式中英双文字“扬州府”日戳,中间日期是“元年十月廿一”。明信片中部还盖有一个长方形红色日戳,上有“扬州贰拾”字样,这是收受邮件的信柜或“邮政代办分局”的戳记,说明当时的扬州至少有2...
我的瓷器收藏到民国为止,却也以民国为重。民国是一个动荡而混乱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中西文明交融、新旧文化更迭的年代,特别是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书画家和艺术家,充满了浓郁的时代色彩和人文气息。在瓷业上,民国的文人们以瓷为纸,绘制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诞生了以著名的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个江西瓷业艺术家集群。我原本不在意民国瓷,是因为中国古瓷的光芒过于耀眼,令民国瓷几被其光影所遮蔽。...
这件浅绛彩人物花盆(见图)上绘有一个富贵人家后花园中的情景。花园内山石玲珑,蕉叶滴翠,桃花妖艳,春色满园。此时,只见琴身悠扬,箫声婉转。一侍女且歌且舞,她右手抬起,左手下垂,正在做一个双膝跪地的动作,似在述说剧中的哀怨之情。后堂通往院子的走廊上,有一座美人靠,美人靠正面朝着花园,似为专门供人观看园景而设立的。一小姐披浅绿色如意纹披肩,着粉红色长衫淡黄色花裙,在侍女的陪护下,双手扶靠,身子倚靠侍立,...
瓷瓶用以插花,古已有之。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写过一本名为《瓶史》的小书,从鉴赏的角度论述了瓶与花的关系及插花之法。他认为:“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又如嵇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可见,古代文人雅士既喜爱养花、插花,亦重视插花的器具,各大名窑古瓷是他们插花的首选,瓷与花的文化相...
河北省河间市日前在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故居西院,挖掘出冯国璋的无字墓碑。墓碑为汉白玉材质,保存完整,做工精致,刻有精美的双龙戏珠。河间市文保所长吴通玉说,无字碑符合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说的特征,可断定为冯国璋墓碑。冯国璋,直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