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唐子桢浅绛彩人物花盆

诗中的“道学”当指道教文化。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汉民族的宗教,从东汉顺帝时创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尊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并冠以具有驱使鬼神、治病禳灾和长生成仙等功能,吸引着芸芸众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件浅绛彩人物花盆(见图)上绘有一个富贵人家后花园中的情景。花园内山石玲珑,蕉叶滴翠,桃花妖艳,春色满园。此时,只见琴身悠扬,箫声婉转。一侍女且歌且舞,她右手抬起,左手下垂,正在做一个双膝跪地的动作,似在述说剧中的哀怨之情。后堂通往院子的走廊上,有一座美人靠,美人靠正面朝着花园,似为专门供人观看园景而设立的。一小姐披浅绿色如意纹披肩,着粉红色长衫淡黄色花裙,在侍女的陪护下,双手扶靠,身子倚靠侍立,专心致志地看园中的演出。她们的前面,一道士头戴道巾,身着道袍,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捻着胡子,架起二郎腿,坐在美人靠上,神态悠然,一边看戏,一边照应身边的炼丹炉。炼丹炉内炉火正旺,青烟飘渺。这些人一边听乐观舞,一边等待仙丹炼成出炉。此情此景正应了作者所题诗句:“后堂丝竹倨中婢,道学风流两不妨。”

 

  诗中的“道学”当指道教文化。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汉民族的宗教,从东汉顺帝时创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尊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并冠以具有驱使鬼神、治病禳灾和长生成仙等功能,吸引着芸芸众生。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到百姓不乏其信奉者。如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成吉思汗崇奉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称其为神仙,拜之为国师,留下了“一言止杀”的佳话;明代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嘉靖帝欲借道教修炼之术,希望羽化成仙。因此,道教在这些朝代受到官方高度重视。在民间,老百姓也试图借助道教的法力,为自己和家人祛邪祈福保平安。道教题材的内容在书画、钱币、竹木砖石雕、瓷器等艺术品和工艺品上被广泛运用,与此有很大关联。在瓷器的装饰上,道教题材的纹饰极为丰富,无论是陈设瓷还是日用瓷都有其身影。常见的有阴阳鱼太极图、八卦图、炼丹图、云鹤、如意、寿山福海、八仙等等。它们或单独构图,或组合构图,变化多端形式多样,成为瓷器装饰中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门类。

 

  此花盆上的画面,有静谧的院落,如画的园景,悠扬的弦乐,翩翩的舞女,令人向往的即将出炉的仙丹,共同渲染着道教的传统养生文化。用花盆养花,或供在室内,或置于庭院中,既美化了环境,又使人赏心悦目,它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人延年益寿。试想,人们在赏着花品着画时,花和画默契配合,结伴传递养生的功用,唐子桢这样的安排岂不令人击掌吗。

 

  唐子桢何许人也,经查询,其个人档案资料记述只有寥寥数语,大多称他是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仕女彩绘名家。从他的传世作品来看,“名”到什么程度,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唐子桢此作色彩淡雅而丰富,仕女脸形清润俏丽,人物表情生动,形态可掬。题书秀丽老练,富有力度。整幅作品给人一种清丽高雅的感觉,应是其精心之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