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麒麟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产业办公室、区文化体育局共同编撰的《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一书,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依据麒麟区朱街八塔台、越州横大路、潇湘平坡三处青铜时代墓地出土的文物为基础,根据器物的用途、质地、形态以及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系统的分类、分型、分式,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距今2700—2000年前后,麒麟区早期的居民们生活、生产的工具,使用过的兵器,用于...
6位农民不经意间发现了西周又一青铜器窖藏。由于他们及时报告并精心保护,窖藏内27件(组)2000多年前的珍贵文物完好面世。而这些文物的出土将为研究西周早期社会提供新的史料。 11月8日17时许,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西村组村民刘东林和本组村民刘银科、刘锁乾、刘邦劳、刘广后、刘东后6人在村北边的旱塬上挖土修水渠时,一村民用铁锨取土时听到“当”的一声,仔细一看,发现了几件青铜器裸露出来。随后,越来越多的...
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在现场了解和指导工作 专家辨识铭文 簋 斗 簋腹内铭文 近日,我省宝鸡市扶风县上宋乡和城关镇村民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发现西周时期墓葬及青铜器窖藏,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市、县文物及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抢救清理,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10月15日下午,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五组村民李军娃、张铁路、李雄辉等村民在位于砖厂北边的断崖上取土,发现一西周中期墓葬,...
10月26日凌晨,丹凤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古剑,随后他将这件宝贝交给了丹凤县文物部门。2日,该县文物部门证实,李磊上交的青铜剑为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为此,他们为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了500元。(11月3日《华商报》) 别说是一把青铜古剑,就是一件更加不起眼的东西,只要被冠之以“出土文物”“战国时期”等等字眼,在市场上的价格必然不菲。而这位工人发现这把战国青铜剑...
陕西省丹凤县一工人在作业时发现约3000年前战国青铜古剑,随后主动上缴该县文物部门,被奖励500元。根据相关法规,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缴国家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并追缴其非法所得的文物。上缴文物仅奖励500元是否合理? 【甲方】 上缴文物奖励500元,从法规和程序上来说并无问题。但和乌木之争不同的是,文物并非界定不明的埋藏物,发现文物予以上缴乃是法定义务,至于是否奖励奖励多...
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共同推出的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将于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亮相上海博物馆。 该展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文物珍品的集中亮相,150件展品中包括了部分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如球形体的凤鸟纹簋、龙纹簠以及两件以鹿为主体形态、综合诸动物特征而成的牺尊等。据悉,三件世所罕见的西周铜禁——...
秦始皇兵马俑目前已出土陶俑千余件,预计存量可达到8000件。在这浩大的铁骑兵团中,迄今为止,却仅仅出土过1组两件彩绘铜车马,极其稀有外加华美异常,堪称秦陵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1980年,在兵马俑面世4年之后,这两件铜车马在秦始皇陵边出土。发现时,它们被一前一后地排列放置在地下7米的一个长方形的陪葬坑中。因为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方面的局限,铜车马并没有做成当时实用车的大小,而是按照皇帝御用...
元代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先是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开始发行“中统钞”,到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与“中统钞”并行,但“中统钞”与“至元钞”的比价为1:5,这种钞制前后用了60余年,是元代最重要的货币。到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元政府又发行“至正交钞”,实际上是用原“中统钞”加盖“至正交钞”字样,但却已贬值,一贯“至正钞”合二贯“至元钞”。由于准备...
铜炉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门类之一,也是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可以肯定的是,在青铜时代晚期,贵族的生活用具里,已经出现了铜炉。到了秦汉时期,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工具和兵器制造,铜器铸造更多用于奢华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具,这对铜香炉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炉的用途很广,最主要的有三种用处:第一,礼仪环境中用作熏衣。古代没有香水,凡入朝觐见,...
据《劳动报》报道,如球形体的凤鸟纹簋、龙纹、两件以鹿为主体形态的牺尊、用来摆放物品的龙文禁……“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今起在上海博物馆展出,6件从未公开展示的珍贵青铜器悉数亮相。此展上,上博将特意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借回的出土于1901年的糪(禁组器一套,和天津博物馆借来的出土于1927年的龙纹禁一件,加上2012年陕西考古发现的龙文禁放在同一展厅展出。“宝鸡历年来出土的3件青...
华夏收藏网讯 铜镜是古人整束衣冠、修饰仪容的生活用具,起始于商周,汉代盛行,唐宋流行,明清衰落。铜镜的出现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属于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为此,收藏古代铜镜在收藏界也被藏家们视为是一个重点收藏项目。其中,在广东番禺的资深古董收藏家黎润明先生,在铜镜收藏方面便是属于颇有实力的一位藏家。 由于早期是从事经商生意,黎润明先生有足够的资金去玩古董艺术品,为此他涉...
11月11日专电陕西省城固县一农民近日在基建土堆中发现一件毁坏的青铜器,上交文物部门后,经专家初步鉴定竟然是商代晚期的青铜樽,距今已有3000多年。 据了解,城固县五郎庙镇农民武靖远10月底回家经过一处基建土堆时,发现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然后把这件铜器挖出来拉回家。此前,五郎庙镇曾多次出土过青铜器等文物,武靖远对铜器认真观察,发现有3个兽头和1只鸟,便找到镇文化站负责人报告发现了文物。 ...
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武某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11月1日,城固县给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10月28日中午,武靖远去外面捡树根,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他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刚开始还以为只是一普通的烂铜,准备捡回家卖破烂,但是走近一看,这东西还挺大的,我就在...
近日,汉中城固县五郎庙镇村民武靖远在放牛时捡到一青铜器物。让武师傅没想到的,他将这个东西主动上交给城固县文物部门后,经过鉴定竟是一个商代晚期的青铜尊。 记者:“这里是城固县五郎庙镇五郎庙村,10月28号,66岁的村民武师傅在这里放牛的时候,忽然在我身后的土堆里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铜制器具,于是他便用双手将它刨了出来,之后他更是在这个器具上发现了一些漂亮的花纹,还有三个非常独特的兽角,这也引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