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距今已有二亿多年历史的古洞,考古人员挖掘出土了夹砂红陶残片、人类骨骼化石和动物骨骼残片等遗物以及宋朝铜钱等。考古人员从出土文物分析,此地点的堆积时代至少是从青铜时代断续至近现代,甚至不排除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或遗存存在的可能。 因拟开发成景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0月中旬开始挖掘古洞。 昨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哑鹿沟村的灵山洞,走过1人多高的洞口,虽然已经...
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武某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11月1日,城固县给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10月28日中午,武靖远去外面捡树根,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他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刚开始还以为只是一普通的烂铜,准备捡回家卖破烂,但是走近一看,这东西还挺大...
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武靖远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初步判断,此樽铸造于商代晚期,距今大约3600年。11月1日,陕西省城固县给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10月28日中午,武靖远去外面捡树根,回家途中经过修建高铁垫路基挖出的土堆时,他发现土堆里好像半掩着一个铜制品。 “刚开始还以为只是普通烂铜,准备捡回家卖破烂,但是走近一看,这...
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铜梁安居再添新荣耀——近日,“201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暨中国最具文化软实力调查获奖城市”名单出炉,安居获评“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古城”。 “这是让组委会专家们眼前一亮的一座古城。”新华社《了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赵悦评价说。这“眼前一亮”的背后,是安居数量庞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是延续千载,至今存留的人文气息;是历史与现实的映照,是文化与生活的交融...
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农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12件青铜器,随后上交给文物部门。昨日,宝鸡市政府对护宝有功的魏炳祥、魏小宁和魏沙一家三口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1万元。 10月16日下午,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青铜器残片,经过仔细寻找,竟先后找到12件青铜器。在和妻子魏小宁以及在武警陕西边防总队服役的儿子魏沙商议后,他们决定将文物上交国家。 随后,陈仓区博物馆...
青铜器的鉴定专家,一般是从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地子、锈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了一套鉴定的方法,它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传给了一些人,有很多的人学习了这些经验之后便用于鉴定。但也有一些人学了这些经验之后,专门研究仿真作假。历史上作伪者就大有人在,加之现在收藏又是热门,便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造假大军。 从文物修复的角度辨其真伪,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铜器的修复人员...
青铜器——通常指收藏品中的重器,属国家一级一类保护文物。青铜器是以纯铜和锡铸造而成,常见的有礼器、兵器、食器(包括乐器)、以及工具(主要是容器)等。 最早的青铜器应从夏王朝开始。据载,夏禹王用九洲之铜造九鼎。青铜器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问鼎中原》便是佐证。夏被商灭亡,鼎迁于商。周克商,又将九鼎迁至洛邑(今天的河南)。 最常见的是鼎和爵,品种繁多,尤其商代中后期更为盛行,制作亦更加精...
10月28日,接城固县五郎庙镇当地群众报告,在五郎庙镇政府西南方西城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一器物,疑是青铜器。接到报告后,城固县文物旅游局迅速赶赴现场。 经查看,该器物为一青铜樽,残。随后,对现场周边进行了清理察看,未发现其他器物。目前,该青铜樽已交由城固县博物馆保管,对发现文物及时报告并上交的群众进行了表彰奖励。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近日陕西丹凤工人小李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保存完整的古剑。有人出十多万元买剑,但小李称文物是国家的,上交给了丹凤县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这把剑为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距今约3000年,并奖励了小李500元。
民警在对青铜马进行检查。 10月20日,笔者从云阳县公安局获悉,云阳籍犯罪嫌疑人毛成近日在北碚区以350万元的价格兜售国家二级文物东汉青铜马,被当地警方抓获归案。 “高仿真赝品” 毛成是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人,曾经营一家餐馆,喜爱收藏古玩。 不久前他携带一件青铜马到重庆主城,要以350万元的价格出售,在宾馆内被北碚区警方挡获。 面对找上门来的民警,毛成坚称:“这青铜马不是文物,而是我请...
近日,记者从滕州市博物馆获悉,为加快该馆馆藏青铜器修复保护进度,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专家一行六人来滕进行现场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20余件青铜器的修复。 据了解,22日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专家来到滕州博物馆,现场进行馆藏青铜器修复工作,将完成20余件青铜器的修复。目前修复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据悉,自2012年以来,滕州市博物馆分三批运送青铜器到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进行修复,共修复文物...
佛教于东汉自印度传入中国,与儒道文化相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嘉德2014秋拍“皇家法相——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荟萃了大量明清两代宫廷的精美作品,集中展现了明清盛世的造像艺术,为鉴赏、收藏、研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艺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长寿佛顾名思义能赐人长寿,健康。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长寿佛是阿弥陀佛的圆满报身相,所以并未显现成身...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货船。 发现少量民国时期瓷器 此次“中国考古01号”的任务之一是对东坑坨沉船进行重点调查。东坑坨沉船...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包括35件(组)陕西文物在内的 150余件(组)汉代文物,于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亮相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重大文物外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便是1973年时在巴黎小皇宫进行的,而本次名为“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的展览,则是迄今为止在法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展,汇集了来自中国9省(区)150余件(组)汉代瑰宝,再现了2000多年...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 鎏金铜蚕出土于石泉县。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能途径西亚行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