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家具种类 椅 扶手椅:敦煌285窟西魏壁画上的“山林仙人”所坐的椅子,据现在所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椅子。这把扶手椅座部的高度以及扶手的高度,与后世的扶手椅相差无几。 墩 腰鼓形圆墩:是我国家具史上最早的坐墩,后世的坐墩大都借鉴于此。 藤环墩:此墩较高,不太合乎人体的比例,所以后世比较少见。 凳 方凳:是初见的新型家具,造型和高度与后世的方凳没有大的差别。 以...
“反曹派”代表人物倪方六根据曹操墓考古简报中发表的出土印符图案,作出曹操墓有可能是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之墓的判断后,很快引起了其他学者的注意。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一书作者张国安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本报记者9月12日与张国安取得了电话联系。张国安称,在安阳发布发现了曹操高陵的消息后不久,他就前往西高穴村进行实地走访并提出这一观点。 ■质疑墓葬风格...
日前,在库车县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施工现场又发现4座古墓,专家初步判断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7月19日,来自西北大学的考古研究生与新疆考古研究所专家对新发现的四座古墓编号。这四座古墓保存最完整的有三座,14号墓是一个双室墓,15号墓仅剩一个基础,12号墓目前已打开,出土有七八件陶罐。其他古墓正在陆续清理过程中。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冉万里透露,根据初步推断这四座古墓与前期所发现的砖石墓葬为同一时期,...
新疆库车县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施工现场又新发现四座古墓,其中一座为连体古墓,两座为单室青砖古墓。根据初步推断这四座古墓与前期所发现的砖石墓葬为同一时期,处于东汉与西晋之间。 7月19日,记者在库车县古墓遗址博物馆施工现场看见,来自西北大学的考古研究生与新疆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现场挖掘清理古墓,并为东侧施工基础上连续发现的四座墓编号。编号为12、13、14、15。其中,这四座墓保存最完整的有三座墓,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甘肃省金昌市文化出版局将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修复保护的24块魏晋墓画像砖顺利运抵金昌精心保存。这批画像砖是金昌市文物工作队的藏品,内容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政治宗教和民族关系等状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保存环境较差,它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颜料褪变色、霉变,颜料层起甲、脱落,砖体开裂、泛盐、泥渍等病害。经过金昌市文化出版局积极联系,省博物馆大力协助修复保护,采取脱水真空处理...
魏晋风度的书法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代。“魏晋风度”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而载入史册。就书法而言,正如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一样,魏晋时期的书法也从实用目的性逐渐转化为审美目的性阶段,因而也成了书学自觉的时期。 汉代的书法可以说是各种书体臻于完备,其基本格调是以实用做出发点,章法规整,追求整齐典雅,用笔严谨,其中所包蕴的苍茫混沌的自然美...
玉螭纹韘(魏晋) 尺寸:长7.6cm宽5.1cm厚0.5cm 清宫旧藏 说明: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赭红色沁斑。体扁长,长方形,两面纹饰相同。中心有一孔,周围透雕四螭虎,皆昂首挺胸,张口露齿,作爬行状。 汉至魏晋时期的韘造型分三类:一、作片状,薄而平,纹饰简单,多琢勾连纹;二、中部微微隆起,边缘用圆雕或凸雕作鸟兽及云纹;三、整器作桥形、璜形、整形等,属变形韘佩。
人民路西延是邯郸市重点建设工程,共涉及百家村东遗址、百家村西遗址、百家村墓群和百家村惨案遗址等4处文物遗存。为加强文物保护并支持工程建设,当地文物部门紧密配合沿线拆迁进度及建设需求,分期分段对工程范围内所涉及的文物遗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2008年8月~2009年4月,在邯钢废钢处、百家村水泥厂、钢渣厂等长约500米、宽约45米的路段内以及高达3~4米的建筑垃圾、废碴之下,勘探并抢救发掘战国...
去年11月在襄樊长虹路出土的魏晋青铜马已成功修复,昨日,襄樊市博物馆披露,此国宝级文物近日将送该馆公开展出。 去年11月,襄樊长虹路一工地施工现场发现一座魏晋早期古墓,墓中发现一匹青铜马(如图),马高1.62米,可惜因工地施工打桩,这一国宝级文物当时被拦腰斩断,其后半部破碎成30多块碎片。 襄樊市文物部门专家发掘出此马后,从去年12月开始,组织文物专家对青铜马的修复进行论证。文物专家参考古籍资...
11月12日,一名考古人员在清理魏晋早期墓葬内的文物。 近日,一处魏晋早期墓葬在湖北省襄樊市长虹路一建设工地被发现,考古人员已从墓葬中清理出青铜器、陶瓷器皿等文物百余件。新华社发(安富斌 摄)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市一建设工地发现了一大型魏晋早期墓葬,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堂、后室等几个部分。 据文物专家介绍,昨天,高度为160厘米、全国最大的青铜马从该古墓中清理出土。这是襄樊市近十年来的...
近日,考古人员在发掘、清理湖北襄樊长虹路一处魏晋早期墓葬前堂的文物时,发现了一匹青铜马。目前整个铜马已露出泥土80厘米高。初步分析,铜马高度为1.8米左右,重约2吨。
11月2日,考古人员在襄樊市长虹路一建设工地一处大型魏晋墓葬墓室进行发掘清理工作。为配合工程建设,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襄樊市长虹路一建设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一大型魏晋早期墓葬,出土了数十件珍贵器物。新华社发(安富斌摄) 11月2日拍摄的出土的玉璧。新华社发(安富斌摄) 记者昨从襄樊市获悉,该市长虹路某工地近日发现一座高规格魏晋大古墓,然而,古墓青铜器一露面即遭少数民工哄抢,...
考古人员正在挖掘文物。 青铜盉。 记者日前从江西安福县博物馆获悉,10月9日,该馆工作人员在洋溪镇南安村正在修建的安莲公路工地上,挖掘出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并在古墓中首次发现了该地当时的生活器物——青铜盉。 据安福县博物馆刁山景馆长介绍,9日11时,该馆工作人员接到报告,正在安福县洋溪镇南安村塘口山修建的安福至莲花的安莲公路上,发现了一座形制特殊的古墓。随后,该馆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凳、扶手椅等原本是少数游牧民族或者是西亚、古印度的高式坐具于此时传入中原地区。但席地而坐的传统生活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但垂足坐的生活方式毕竟很方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此时期是高式家具和矮式家具并存的时期 这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反映了垂足坐已逐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