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青铜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民路西延是邯郸市重点建设工程,共涉及百家村东遗址、百家村西遗址、百家村墓群和百家村惨案遗址等4处文物遗存。为加强文物保护并支持工程建设,当地文物部门紧密配合沿线拆迁进度及建设需求,分期分段对工程范围内所涉及的文物遗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2008年8月~2009年4月,在邯钢废钢处、百家村水泥厂、钢渣厂等长约500米、宽约45米的路段内以及高达3~4米的建筑垃圾、废碴之下,勘探并抢救发掘战国、两汉、魏晋及唐代墓葬113座,车马坑1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套)。

10座战国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口大底小,呈斗状。其中夫妻并穴墓3处6座,棺椁俱全。出土随葬品有玉璜、玉片、玛瑙环、水晶珠等饰品及青铜剑、戈、车軎等兵器或车马器,还有鼎、豆、壶、盘、匜等成组陶礼器。

87座汉墓中,有大型墓3座,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式单墓道和拐角双墓道;墓门为过洞式,用条石和砖封堵;墓室为砖石或砖结构,设前厅后室,室为双室。其中一墓道右前侧还有一车马坑,殉有两马一车。中型墓16座,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并穴和单体长方形土坑竖穴砖圹墓,墓口长在7~9米之间;另一种是带墓道砖石墓,墓室为长方形。小型墓68座,分竖穴土圹和竖穴砖圹墓两种。出土文物有玉璧、玉片、铜香炉、铜镜、印章、五铢钱、铅饰件,还有壶、罐、仓、灶、盆等众多釉陶器或陶器。

魏晋墓 11座皆属合葬墓,形制较大,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有的分有前厅后室及左右耳室,后室为双室,有的无耳室,布局对称。墓门前有狭长斜坡式墓道。出土有铜镜、五铢钱、玉饰件,以及罐、壶、仓、案、多子盒、耳杯、牛、车等大量陶器。

唐墓5座,为洞室合葬墓,墓室呈方形,墓道为竖穴斜坡式。出土文物有青瓷壶、盘、碗,红陶双系罐,开元通宝钱等。

从上述抢救发掘的墓葬获知:一是邯郸市西郊特别是赵邯郸故城以西为古代墓葬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不仅很少有空白之地,而且不同时代的墓葬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上下叠压打破等关系,说明当时的人口非常稠密,经济也较为繁荣;二是大中型墓约占墓葬总数的三分之一,是以往历次发掘中很少发现的,这不仅说明古代居民将本区域视为最理想的葬地,而且也加深了我们对邯郸西郊古墓葬分布状况的了解;三是所发现的墓葬中,战国墓相对较少,而以两汉墓为主,并有较多的魏晋时期墓葬发现,这与过去所谓百家村一带为战国贵族墓葬分布区的说法显然是有出入的,因此,对于邯郸西郊不同时代古墓葬的分区还有待重新研究和认识。此外,各时期不同形制墓葬结构及众多精美文物的发现,对于研究邯郸古代丧葬制度、文化习俗和手工艺水平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