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海东市互助县高寨镇东庄村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魏晋时期墓葬,互助县文管所会同省文物研究所立即对该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共发掘出陶器、铜器及陶器残片等30件,五铢钱20枚。该古墓已确认是魏晋时期的墓葬。 据了解,该古墓为魏晋时期的砖墓室,墓葬占地约20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墓室由墓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墓道朝北,长均4米、宽3米,深2.5米,前室和后室均由统一规格的青砖砌筑而成...
魏晋士人猛吃毒药,各种毒物郁结体内,兼之多半嗜酒如命,在药与酒的双重刺激下,做出了众多怪异之举,绝不是现在的新新人类所能比肩的。中国有史以来,从没有一个朝代的上流阶层像魏晋时代的士人那样贴近于西方嬉皮士。 这种特异行为有时会变得极其下流,晋朝就有不少下流坯。西晋时期,许多贵族子弟经常举办性聚会,他们一起脱光了衣服喝酒,然后就各自和妾侍性交,互相观摩。 有人认为这种性交聚会是古代的性...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方立天先生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发表在《新建设》、《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百科知识》等刊物和《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中的十篇佛教论文。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八篇是本书的主体,另外二篇是关于隋唐时代或总论性的,则作为附录。《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和《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系和石峻先生合作。 宗教是长期的社会历史现象和...
10月9日,三台县城凤凰山森林公园“凤凰山景”楼盘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处古崖墓群,经绵阳市、三台县两级文物专家初步勘探,认为所发现的古墓群应属魏晋时期古崖墓群,而且墓室之大,在绵阳境内同时期古崖墓中属首次发现,对研究涪江流域古崖墓有重要考古价值。同时,古墓上还有西王母头上戴的“压胜”符号(如上图),而西王母是当时人们信仰的主管长生不老的神。目前,所发现的魏晋古崖墓群已上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将作进一步...
工作人员在古墓门口勘查。 10月12日,绵阳市三台县城凤凰山森林公园一楼盘工地,在开挖地基施工中,挖出一处古崖墓群。后经绵阳市、三台县两级文物专家初步勘探,认为所发现的古墓群应属魏晋时期古崖墓群,而且墓室之大,在绵阳境内同时期古崖墓中属首次发现。 山崖上面挖出庙宇式建筑物 据了解,10月9日上午10点过,楼盘工地正在山坡处平整地基时,一辆挖掘机突然在山崖上挖出一庙宇式石刻建...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代。“魏晋风度”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而载入史册。就书法而言,正如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一样,魏晋时期的书法也从实用目的性逐渐转化为审美目的性阶段,因而也成了书学自觉的时期。 汉代的书法可以说是各种书体臻于完备,其基本格调是以实用做出发点,章法规整,追求整齐典雅,用笔严谨,其中所包蕴的苍茫混沌的自然美,成了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尤其东汉时期...
由于展出条件有限,甘肃高台数百块魏晋画像砖多年来一直“隐于深闺”。今年11月,这些被誉为“魏晋社会连环画”的画像砖将集中专馆展出,让世人一睹其风采。 从上世纪末开始,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许三湾遗址抢救性发掘9座魏晋墓葬,出土魏晋时代墓室画像砖400多块。这些画像砖内容丰富,艺术价值很高,被誉为“魏晋社会连环画”。但自发现以来,由于展出条件有限,仅80余块得以展出,其余只能沉睡于...
在梳理士大夫精神演变过程时,朱汉民教授称魏晋时期的士大夫精神是率性自由的。 魏晋之时,是中国思想文化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两汉建构起来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系面临崩溃。这一时期的人生无常,使得士大夫产生特别强烈的“生命焦虑”。他们在诗歌、哲学中表达了对生命短促、命运无常的感叹。如何从“生命焦虑”中走出来,成为追求率性自由的士大夫精神的动力。 这一种精神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什么?...
魏晋之际,社会上流行清谈。这清谈不是唠嗑聊天,而是辩论,内容是玄学,形式上类似下棋,两人一主一客,主者亮出观点,客者提出质疑,边上或有数人凝神旁听。跟对弈者举棋不定不同,清谈者手里拿的是拂尘,仿佛是神仙。 清谈成了一时风尚,上自朝廷大臣,下至草莽处士都很爱好。既然是辩论,难免要分胜负。有人曾对“以文谈致称于时”的庾和说,你还是快快坚固堡垒吧,大家也许要来找你论辩了。庾和说,那要看谁来了,如...
在甘肃高台县,随处可见高于地面的方形土堆散布于田间地头,当地人把这些残破、饱经风霜的土丘称为“土墩墓”。 高台县城西南方的戈壁滩上,与祁连山遥遥相望的是数千座砂砾丘,绵延数公里,这里就是著名的许三湾魏晋墓群。据文物部门统计,许三湾墓群有至少7000座古墓。距许三湾数公里的骆驼城遗址还存有大量魏晋古墓。 当地文物专家考证,按照魏晋时代的礼制,当时普通家庭的墓葬是不起土堆的,也因此可以...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那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
魏晋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局部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其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 江苏打鼓墩樊氏墓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全长9.2...
青楼最初的意味和娼妓一样也有所变化,并非指情色娱乐场所,而是对门阀大家的代称。 最近全国扫黄,不少人认为妓女是社会的蛀虫、有百害而无一利,当扫除之。殊不知,妓女乃至青楼,在历史上的作用远没有如此简单。 娼妓,原非今日所说的纯操皮肉生意的失足妇女。从唐高祖设置教坊以来,娼妓(女艺人)就隶属教坊管辖,教坊中的男女艺人必须登记在册,吃财政饭、接受各种艺术教育,完成各种筵席演出、应酬接客甚至陪侍就寝的...
铜镜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失蜡法、错金银等制铜工艺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铜镜一改此前幼稚朴拙的风格,展现出青铜工艺的新面貌。到了汉代,无论是数量还是纹饰,都更为丰富,超越了前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铜器的生产仍在继续,但是由于铜矿的开采量下降,以及制瓷业和冶铁业的迅速发展,除铜饰件、铜镜、铜弩机、货币以外,其他各种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