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抗大校旗随着抗大的成立而诞生,又伴随抗大的发展而不断地指引师生们前进。1936年6月,抗大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叫"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又经保安于1937年1月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校长是林彪,教育长为罗瑞卿,校务部长为周昆,训练部长为袁国平。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
这枚由铜镀锌铸造、直径为30毫米的新四军证章,是时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汤光恢于1940年佩用的,是一件新四军抗战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革命文物。20世纪40年代,有一首激荡着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就像这首歌名表示的那样,从北国松涛到南方竹林,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不论是平原湖泽,还是高山密林,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只要是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地方,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关于军队行动或作战的命令,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指挥红军出师抗日救国的第一道重要命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
这把指挥刀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赠给宋哲元将军的。刀长93厘米,刀柄上刻有"张学良赠"的铭文,刀鞘和刀柄上雕刻有花纹,十分精致。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陆军第29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3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
方志敏在狱中写成的《可爱的中国》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两份泛黄的手稿,这就是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狱中写成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1940年叶剑英同志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得到方志敏手稿后,曾有感而作一首七言绝句:"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并将它题在方志敏烈士被捕的照片上,充分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这些手稿是怎样写成的呢?又是...
贺龙题写的"兴盛番族"锦幛 1936年5月初,长征中的红2、6军团渡过金沙江,来到云南西北部的中甸地区。这里是藏民聚居区,人烟稀少,贫穷落后。藏民笃信喇嘛教。中甸又是这个地区一座只有几百户人家的荒僻山城。城外有一座最大的喇嘛寺,称"归化寺"。寺内僧侣很多,最高统领是松本活佛。当红军到达这里时,藏民听信反动宣传,早已躲进山林。松本活佛也心存戒意,令僧徒紧闭寺门,防范红军,整个山城静悄悄的。 为...
泸定铁索系奇功 这条锈迹斑斑的铁链,一共有24节,是泸定桥铁索的一部分。今天它虽然静静地躺在土地革命战争馆里供人们参观,昔日却是横拉在大渡河上的钢筋铁骨。红军战士曾攀扶着它,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对岸,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 1935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大渡河畔,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打破敌人要红军像当年太平军一样覆没在这里的梦想,中央红军左纵队先头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馆陈列着一张珍贵的第186期《战士报》,上面刊有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名单,标题为"牲部(即红1军团)强渡大渡河的十七个英雄",他们是:第2连连长熊上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汗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通过大凉山彝...
"彝海结盟"与"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 "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 长征途中,刘伯承司令员与彝族沽鸡族(又做沽基、果基、古鸡)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并赠送小叶丹一面用红色锦缎作旗面,右上方缀一颗五角星,中间是镰刀斧头标志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5月12...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里,陈列着3枚1圆的银元和1枚5分的铜币,它们都不能简单地以面值衡量其价值。因为,它们是朱德和康克清保留下来的红军时期的"伙食尾子"。 什么是"伙食尾子"呢?这得从红军早期的民主制度讲起。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实施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同时,部队在各连队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政治、军事、经济民主。其中,经济...
一条凝结着革命友谊的毛毯 一条毛毯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并不算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中,也许一条毛毯所蕴含的价值就远非今天所能比。在土地革命战争馆里就有这样一条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友谊的毛毯。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它三易主人,用赤诚的情感表达了纯真而崇高的友谊。 这条枣红色毛毯原是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董振堂使用的。1931年12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董...
步枪击落飞机后的荣誉--红军学校学员王文礼荣获的银质奖章 在军事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中有各种奖章、证章、纪念章近2万枚,每一枚都蕴涵着历史的风云和动人的故事。 1979年一位名叫王侃中的老红军后代,将一枚五角星状的银质奖章捐献给军博。奖章正面是由一架飞机和一支步枪组成的图案;五角星的每个角上刻有一个字,联起来即为"红军学校奖";奖章的背面刻有"对空射击手"几个字。这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
这两枚木质邮章,1枚是"红军家信免贴邮花",印面为22毫米×18毫米的长方形;1枚是"红军家属信件免贴邮票",印面为35毫米×20毫米的长方形。这两枚珍贵的邮章是我军最早军邮制度建立的历史见证。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各革命根据地就有了优抚工作。1931年11月,中国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其中规定:"红军与家属通信,由直属机关盖章,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印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一个明亮的玻璃柜里,陈放着一枚醒目的大印,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印。该印为银印,直径为9.5厘米。有3层图案,最外层的上半圆刻着略小一点的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字的两端各是1枚五角星,下半圆刻着"革命军事委员会"7个大字;内层核心的图案是地球上镶嵌着镰刀和斧头;中间一层是打着结的麦穗环绕...
1994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将珍藏多年的父亲李硕勋烈士生前照片、遗墨等21件文物赠送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存李硕勋烈士的遗书进行了鉴定。李鹏总理看完父亲的遗书,激动且肯定地说:"没错,这就是遗书的原件。父亲的遗书,只写了月和日,他是1931年牺牲的"。李鹏并从保存父亲遗物的皮夹里,拿出当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的"李硕勋判决书"档案,进一步证明李硕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