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马占山的名字和抗日事迹在海内外华侨中广为流传,各华侨团体纷纷捐钱捐物,支援抗日前线将士奋勇杀敌。 上海福昌烟公司也抓住抗战机遇,积极宣传抗战精神,保家卫国,支援前方将士,专门生产以马占山将军率部抗日的人名字为香烟牌号“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上市,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为民族争光”。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广告画、宣传词中头一...
这把大刀在众多展品中非常抢眼。68年过去了,它依然泛着银白色光芒,显示着刀的锋利无比与主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大刀的主人杨云峰是“七七”事变中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29军的一名排长。 卢沟桥的枪声和刀光,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战斗的号角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卢沟桥事变3天后,远在上海的作曲家麦新根据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出著名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曲子的手稿也被展陈...
这个深棕色的大号公文包,是抗战馆的工作人员用红缎包着,6月初刚把它运回北京的。它是东北抗联第3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的遗物,包的夹层里经常装着重要文件,随着李兆麟转战在白山黑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的声明,号召全国人民组织抗日武装。1933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合编为三路东北人民革命军。革命军的领导者都是赫赫有名的抗...
钢笔,记录了南满岁月的抗日足迹 战争年代,“手枪、金笔、计时表”被誉为革命军中“三件宝”。而杨靖宇是“文化人”,所以,钢笔自然是必备用品。他在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时就有钢笔,到南满巡视时也是随身携带的。1933年12月2日,杨靖宇给中共满洲省委的报告是用钢笔写的,署名乃超。可能有人会说,杨靖宇在1936年8月12日,写给法国《...
居住在盘锦市兴隆台区的雷雨田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其珍藏达半个世纪的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杨靖宇将军赠送给其父亲的一双乌木筷子。记者见到这是一双长23厘米,带有斜木花纹的乌木筷子。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并没有破旧的痕迹。 雷雨田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叫雷凤阁,原本在辽宁桓仁县的一个山村教书,在1934年2月到1938年1月期间,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在南满桓仁山区打击日本鬼子,二人又相识到相知,进而往来密切...
1942年4月14日,西线英帝国缅甸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将军奉罗卓英之命,派一一三团星夜驰援,刘放吾团长16日下午四时率部赶到巧克伯当。英缅甸军司令史莱姆将军17日亲往会晤,命令该团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之敌。18日凌晨113团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
焦景秀家住在重庆市区节约街25号。其丈夫李荣模是抗战时期的地下党员,一生喜好收藏,在他的藏品中,有6张抗日战争时期的手工壁报。1978年,李荣模不幸去世。两年后,焦景秀也沉疴难愈,让丈夫的藏品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是焦景秀此时最急切的心愿。曹开是重庆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他通过电台播报了焦景秀老人的这个心愿。不久,焦景秀的心愿实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收藏了李荣模抗战时期的入党自传、与爱人焦景秀、姨姐的信件...
熟悉南方局历史的人都知道,1942年7月12日发生在桂林逸仙中学那悲壮惨烈的一幕: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曼、桂林市委书记罗文坤(女、苏曼爱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特别交通员张海萍(女),三人集体上吊自杀,自缢在苏曼和罗文坤的寝室内。第二天,国民党《广西日报》和《扫荡报》即以“桃色事件”为题发表了消息。一时间在桂林乃至广西全省闹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由...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收藏着一只铁皮制成的水壶,外形像一个椭圆形贝壳,壶嘴已经脱落。虽然水壶的材料普通、工艺简陋,但它却陪伴着红军战士王加忠一起走过了茫茫的大草地,成为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生动的见证。 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无疑是一次极其悲壮的行军——仅营以上干部就壮烈牺牲了50名。当时草地上水流滞缓,河道曲折,淤积成大片沼泽地。但草地上的水有毒,如果误饮毒水,轻者生病,重者则可能有致命的...
从宁冈茅坪到井冈山上的茨坪有60多里山路,峰险路陡、坎坎坷坷、曲曲弯弯、十分难走。井冈山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运粮队伍不辞艰难往返这条洒满血汗的山路,谱写了官兵一致患难与共的动人乐章!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这天,朱军长像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下山去。来到龙市,战士们有的用萝筐担,有的用...
徐林侠送给韩子栋的枕套 在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库房中,珍藏着许许多多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被评定为一级文物的枕套。它长59.5cm、宽36.5cm,用白布手工制作而成,正面有兰、白两色线绣花2朵,并有模糊的题诗,枕套颜色已经发黄。 这个枕套的原持有人是《红岩》小说中疯子华子良的主要原型人物韩子栋同志。当年,因叛徒出卖曾被囚于重庆军统集中营白公馆看完所,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狱中,...
这个望远镜是美国制造,双筒6倍,带有皮套。1946年4月,周保中、陈光一起指挥攻打长春。贺庆积任东南纵队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很快攻入市区,直扑伪满洲中央银行大楼,这时敌军4000余人突然涌出,企图突围。贺庆积火速来到前沿阵地,他不时地用望远镜瞭望敌人,发出作战命令,突然一颗敌炮弹飞来,在附近爆炸,几块弹片飞进了贺庆积的左眼,热血从他眼窝流了出来,滴在望远镜上。1986年,范广杰、马淑梅等去沈阳军区时...
1941年7月,一封重庆发往延安的书信,由周恩来托叶剑英参谋长带到了正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的范元甄手中。范元甄,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后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8月,周恩来,邓颖超回延安。当时已怀孕7月的范元甄涉河去看望周恩来,受了凉,胎死腹中。病中写信与周恩来、邓颖超,说幸无孩子拖累,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周恩来、邓颖超即回信一封,附上10元钱,说是参政员的收入,是供同志们需要时用的。同时,...
霍德华&S226;海曼等美国士兵,1944年至1945年在美国驻华第十四航空总部工作。长时间的耳闻目睹,使他们认识到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渐渐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解放区才是中国的希望。抗战胜利前夕,他们来到了在国民党政府的陪都共产党领导的“小解放区”——红岩村,受到了周恩来的亲切会见。更使他们感到万分幸运的是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主席也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与之合影...
周总理给电力工人的题词 陆与可 收藏在周恩来纪念馆的《周恩来接见电力工人》木刻画,左二为陆与可 浙江嘉兴电力博物馆,珍藏着一份极其宝贵的藏品,那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一名普通电力工人的亲笔题词——“前途光明”,四个大字遒劲有力。这位幸运的电力工人名字叫陆与可,生前是浙江嘉兴电力局职工。 时间回溯到1939年。时年20岁的陆与可在绍兴大明电力公司当工人,是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