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张学良将军赠给宋哲元的抗日指挥刀”

这把指挥刀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赠给宋哲元将军的。刀长93厘米,刀柄上刻有"张学良赠"的铭文,刀鞘和刀柄上雕刻有花纹,十分精致。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陆军第29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3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坚决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
1933年1月2日,日军攻占山海关。10日,宋哲元奉张学良令,率29军由山西阳泉移驻北平以东的三河、宝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训练。第29军部队在宋哲元指挥下,在平东驻地准备抵抗日军入侵,迅速构筑工事,进行战前训练。
1933年2月上旬,张学良以北平军分会委员长身份下令,将第29军编为长城线上对日作战序列的第3军团,任命宋哲元为总指挥,并以北平军分会名义拨给部分枪支弹药。与此同时,张学良还将铸有自己名字的指挥刀赠予宋哲元,以示信任和勉励。宋哲元在答新闻记者问时,向全国人民表示了"将士有誓死报国决心,余亦以战死沙场自勉"的抗日决心,并要求第29军将士必报着"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夺我,即我杀贼"的大无畏精神。2月16日,宋哲元奉命率领第29军向热河方向推进。
宋哲元非常珍爱张学良赠送的这把指挥刀,携刀率部在长城抗战中顽强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1933年2月22日,日本关东军调集4个师团,纠合伪满洲国军队总计10万余人,向热河分三路进攻。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仓惶而逃,日军进占热河省会承德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从东北踏进了华北。3月8日,宋哲元奉张学良电令接防长城线喜峰口到宽城附近阵地。随后,宋哲元指挥第29军将士在长城要隘喜峰口、罗文峪与日军展开血战。在敌我装备悬殊的条件下,第29军大刀队发挥神威,经过激战,毙敌6 000余人,战果卓著,震动全国。1937年,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曲唱遍了全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宋哲元带着这把指挥刀率领第29军官兵进行了平津抗战。正因此,这把指挥刀也名符其实地成为了"抗日指挥刀"。1940年4月,宋哲元在四川绵阳病逝。
张学良将军赠给宋哲元的这把抗日指挥刀,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受到宋哲元一家人的珍藏与爱护。日军占领平津后,曾对宋哲元的家进行过搜查。为防止意外,这把指挥刀被转移到宋哲元三弟宋慧泉家中,后又转交给宋哲元外甥女李惠兰保存。1985年6月,李慧兰和宋慧泉的女儿宋木兰将这把指挥刀捐献给军事博物馆。现在这把刀作为珍贵的一级历史文物陈列在抗日战争馆内。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