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铜镜市场从2011年秋拍以来就感受到了阵阵凉意,直到2012年春拍,铜镜市场依然低迷,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双双下滑。铜镜市场正面临着2004年暴涨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业内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铜镜市场恢复仍需时日。 对于持货待出的短线投资人,这两年铜镜市场的表现令人郁闷,但对于真正喜好铜镜的藏家来说,这样的盘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头模唐镜的传奇 铜镜收藏,不乏传奇。广州的藏家陈博...
关于青铜器 提到青铜器,人们首先会想到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在各大省博物馆都有保存各时期之精美青铜器,那么青铜器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呢?又有哪些种类呢?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品味。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此时出现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发掘区航拍图 一墓葬出土1件陶鬲,显示墓主地位较高 春秋中期,谁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的“老板”?记者昨日从大冶市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获悉,这里首次发现了墓葬群,证实在春秋中期,铜绿山的古铜矿由楚人掌控,而为楚人“打工”的主要是吴越族的本地人。这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古代墓葬。 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掘于1973年,考古工作一直持续到1985年,后因故中断。为配...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
阿敦乔鲁成了考古学者眼中的“石头迷宫”,这里蕴藏着久远的文明与秘密。主持阿敦乔鲁考古工作的负责人丛德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1月30日,丛德新在乌鲁木齐参加“2014 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之余,接受了记者专访,详尽揭秘了2014年在阿敦乔鲁的最新考古发现。 考古队员工作中 丛德新在阿敦乔鲁考古现场 遗址周围的岩画上有鹿的图案 ...
位于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大冶的铜绿山古矿业遗址,又有最新重大考古发现!我省考古队首次在此发现春秋古墓群,这是铜绿山考古发掘41年乃至我国矿冶考古史首次重大发现,填补了诸多空白。 昨日,记者赶赴考古工地,见铜绿山7号矿体四方塘遗址5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目前已发掘墓葬48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考古人员还在进一步清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本次考古领队陈树祥称,这批墓葬以春秋时期为主,...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发掘区航拍图(图片均由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一墓葬出土1件陶鬲,显示墓主地位较高 春秋中期,谁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的“老板”?记者昨日从大冶市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获悉,这里首次发现了墓葬群,证实在春秋中期,铜绿山的古铜矿由楚人掌控,而为楚人“打工”的主要是吴越族的本地人。这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古代墓葬。 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掘于1973年,考古工作一直持续到...
经过两年多的抢救性发掘,大冶市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发现了春秋和西汉炼铜遗迹、宋明时期焙烧炉子、春秋时期墓葬区,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填补了中国矿冶史的一段空白。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四方塘遗址考古队总领队陈树祥介绍,2013年起,国家、省、市三级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四方塘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去年10月,考古队在5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发掘了春秋时期的墓群,包括墓...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发掘区航拍图 一墓葬出土1件陶鬲,显示墓主地位较高 春秋中期,谁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的“老板”?记者昨日从大冶市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获悉,这里首次发现了墓葬群,证实在春秋中期,铜绿山的古铜矿由楚人掌控,而为楚人“打工”的主要是吴越族的本地人。这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古代墓葬。 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掘于1973年,考古工作一直持续到1985年,后...
铜镜光可鉴人,造型精美,纹饰千变万化,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确是令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宝。但是大批初涉收藏的人们,往往感到铜镜虽好,但"学问"太深,一时难以掌握。更有不少已收藏了数十面铜镜的老"古镜迷"们,面对着繁缛的纹饰、古奥的铭文,感到难以识别,甚至连最起码的辨伪也觉困难。 其实,中国古铜镜尽管品种繁多,纹饰复杂,但仔细分析归纳起来,不过是几个大类别而已。只要认真观察,反复对照,仔...
贝宁雕塑是古代贝宁人用一种名为“失蜡法”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最早出现于五千年前左右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在贝宁王国兴盛之前的十到十四世纪之间,伊费文化曾主宰着尼日利亚的历史,代表着当时尼日利亚东芝铸造的最高水平。伊费文化的典型艺术品是由陶土、黄铜和青铜等材质做成的人像、头像和动物雕像,其中的铜雕作品也是采用“失蜡法”工艺。贝宁人的“失蜡法”正是从这里学来的。128...
走近贝宁铜雕,感受非洲古王国的艺术魅力! 贝宁古城建于公元九世纪,曾经是古代西非强大而富有的贝宁王国京城,是当时非洲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持续800年时间。贝宁王国是中世纪的一个非洲人王国,著名的非洲古老文化之一的贝宁文化便产生在这里。代表贝宁文化的青铜雕刻造型完美,栩栩如生。 从中世纪起,贝宁的青铜雕刻变成一种宫廷艺术,当时的铜器、牙雕等作品开始出现在贝宁城的宫廷梁柱上,有小...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发掘区航拍图(图片由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一墓葬出土1件陶鬲,显示墓主地位较高(图片由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春秋中期,谁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的“老板”?记者昨日从大冶市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获悉,这里首次发现了墓葬群,证实在春秋中期,铜绿山的古铜矿由楚人掌控,而为楚人“打工”的主要是吴越族的本地人。这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古代墓葬。 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掘于...
铜版画艺术收藏品在国内的价值不菲。一方面,是因为铜版画艺术藏品数量在世界上非常有限,收藏价值和文物价值都较其它藏品高出一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国家在近代史上曾被外国侵略过,比如焚烧圆明园的行径,让原本留存下来的一些重要文物被焚烧或流失到国外,国内的铜版画艺术藏品极为稀缺,所以,这些铜版画艺术藏品不仅珍贵无比,也是更多的古玩爱好者、考古学家们遍地寻觅的宝物,值得一提。 此次亮相于上海金堂拍...
近日,德阳绵竹市江苏工业园内新开张了一个稀奇的去处——大唐博物馆,其中玉器、青铜器、陶瓷等藏品数以万计,年代跨越商周、春秋、战国、唐宋至明清。 筹建这座博物馆的,是祖籍绵竹土门的70多岁老人于荣光,这些藏品大部分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数十年的收藏。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 对藏品故事如数家珍 1月27日,记者来到大唐博物馆,门口悬挂的牌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