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晨报讯:一个父亲留下的,看似其貌不扬的木头笔筒,身价高达三四万元! “这还是保守估价。”本周一,我家有宝专家仔细鉴定完首府藏友张倩带来的藏品后给出估价理由:一是因为这件笔筒底子好,是黄花梨材质的,其次是它出生年代早,是清末民初的。 专家介绍说,该笔筒表面光素无纹,由于沉淀了历史的痕迹,包浆自然、颜色柔美、濡润、富有张力。黄花梨纹好似工笔画毫发必现,有的黑褐色直线非常明晰。笔筒上的鬼脸,好似狸斑...
深圳宜雅丝翎檀雕笔筒《寒雀图》近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资料图片) 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向深圳宜雅艺术品公司董事长邵湘文(左一)颁发收藏证书。(资料图片) “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获奖作品收藏仪式7月28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深圳宜雅丝翎檀雕精品笔筒《寒雀图》成为18件入藏国博的木雕精品之一。 木雕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
现如今收藏笔筒不再是一种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收藏,烧造工艺越难价值就越高,文化含量越高的笔筒价值越高。海内外收藏者一致认为笔筒收藏的前景看好、投资看广、价格看涨。基于此,为了推动更多的网友关注笔筒,喜欢笔筒,收藏笔筒,研究笔筒,网站推出了首届笔筒秀宝活动。 据文献记载,三国时已有笔筒。吴国的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之《螟蛉有子》篇云:“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
高启新 小的时候,记得放在家里阁楼角落的笔筒有好几个。我好奇地问父亲这个做什么用,从小学校长沦落为泥水师傅的父亲说,放笔用的。自从被打成右派后,父亲除了记出工的账目外,几乎很少用笔。父亲说,爷爷传下来到他手里还有四个,质地分别是毛竹、青田石、黄铜和青花瓷。文革破四旧时,家里藏的马孟容、汪如渊的字画全堆在厅堂里偷偷的付之一炬,倒是笔筒与破烂堆一起不显眼而留了下来。再后来除了青田石雕的笔筒,其它的也...
明、清的文玩(文房用具)中,笔者最喜欢搜藏的是旧笔筒精品。有些纵非名家所雕制,而是佚名或无名氏所作者,只要有其独特风格和雕艺精绝者,配合上等珍贵木材或竹材,均富藏玩价值。 除了竹刻旧笔筒乃属心头所爱外,明、清的紫檀笔筒及黄花梨笔筒皆值得欣赏。有几个明代紫檀笔筒只作浅浮雕,甚至有两件是素面者,但清雅、浑厚及古拙兼而有之。紫檀乃珍贵红木,木质坚重,纹理细密;简洁素雅的明代浅浮雕风格最能显出其特征和色...
昨天,匡时带着近200件总价近4亿元人民币的珍品,在厦门谦记古美术馆亮相。这是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全国巡展的厦门站,也是匡时第一次在厦门举办预展。展览持续到今天下午。一个笔筒,目前估价在1800万元-2200万元之间。昨日记者就见到了这个天价笔筒。这可不是普通笔筒,它曾在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场上大受追捧——— “乾隆白玉雕如意常青松枝瑞鼠纹笔筒&r...
近日,我收集到一件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见图)。它是一件清末民初的雕瓷制品。这件酱黄釉雕瓷云鹤图笔筒,高11.8厘米,直径7.6厘米;表面雕刻了十朵云、三只鹤,云和鹤的图案高出圆筒表面约0.2厘米,并留下了明显的刀刻痕迹。所雕的十朵云,呈蝌蚪状。所雕的三只仙鹤,则有三种不同的飞行姿势:一只鹤的头伸向天空,双腿下垂,正向天空高飞;另一只鹤的头伸向前方,双腿向后,正展翅向前飞翔;还有一只鹤的头和身体呈...
作为文玩收藏中的“小器”,笔筒的市场行情却始终被人看好。收藏专业人士表示,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笔筒人气很旺,升值空间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笔筒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材质、工艺与文化含量等。不同材质的笔筒,对藏家来说意义也不同。一般来说,瓷笔筒制作工艺讲究,但市场上赝品多、价格贵;竹制笔筒是收藏、拍卖市场热门的品种;木笔筒收藏门槛相对较低,倘若能成系列收藏,则藏品价值更高。...
清 象牙雕松梅图笔筒 通高15.1厘米 口径12.4厘米 足径13.5厘米 笔筒截取一段象牙随形雕成,外壁雕作古干虬枝状,其上密布瘿节疤痕。口沿及底沿雕出数枝松枝,松针茂密,如笠如轮,生意盎然。又从口沿处向器身斜伸出一枝梅花,怒放于枝头,饶有韵味。松干沉郁,梅枝矫健,动静相生。笔筒构图只截取局部而能生动自然。又采用深刻和减地浮雕法表现树瘿、枝杈。对梅花的处理上主要是通过铲出花瓣的倾斜度以突出花...
童叟图竹雕笔筒 这一件明代竹雕笔筒,乃传世文物,文房精品。作者取一节高10厘米、直径11.6厘米的椭圆形竹干雕刻而成。周壁以浮雕、透雕手法,镂作一幅童叟图。从图旁阴刻“戊午秋日三松制”款识,人们知道它是出自明代工艺家朱三松之手。 笔筒表面,雕镂3个人物,茂密的松荫下站立一位老者,仿佛是图中的主人。身后有一石案,案上书函相叠,炉上放茶壶。老人左手捋胡,仰首上望,面带微笑。...
笔筒 笔筒虽小,却是古代文人案头必备之物。自晚明以后,瓷质文房用品逐渐进入文人视野,它与纸、笔、墨、砚等一起成为他们珍赏的雅具之一,出现不少专门的定制品。在清代的瓷质笔筒中,由唐英制作的笔筒又独树一帜,成为了极具品位的艺术珍品。 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居老人、陶成居士。唐英一生事迹除供奉内廷便与窑务相始终,为景德镇御厂历史中,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浓郁的文人气息是唐英所制笔筒的最大特点,仿石...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高14.6cm,口径7.8cm 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兰草及仕女等图案。仕女头戴风帽,手持兰花,依石壁而立,古松穿岩而出,松枝伸展,蟠曲弯转如龙。松下有石台,台上置杯、砚等器。仕女身旁岩壁上以阴文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 不期精细期蒼古,以樸因之曆久存。 生面略殊倚修竹,岩蘭在手默無言。 創爲鄰鶴有來由,善畫而今畫少留。 刻竹依然傳片...
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清,高4.5cm,口径2.8cm,底径4.3cm 清宫旧藏 笔筒截竹制作,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对弈的画面,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 画面右下角阴刻填蓝行书“三松制”,左上侧阴文填绿隶书题录清乾隆皇帝御制诗: 巧匠试奇刻,溪堂作会棋。 方圆含动静,胜负系安危。 无斧痕曲肖,有神韵莫遗。 应嗤刀笔者,此妙未能知。 ...
作为文玩收藏中的“小器”,笔筒的市场行情却始终被人看好。收藏专业人士表示,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笔筒人气很旺,升值空间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笔筒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材质、工艺与文化含量等。不同材质的笔筒,对藏家来说意义也不同。一般来说,瓷笔筒制作工艺讲究,但市场上赝品多、价格贵;竹制笔筒是收藏、拍卖市场热门的品种;木笔筒收藏门槛相对较低,倘若能成系列收藏,则藏品价值更高...
红木白玉笔筒 贵平之争 一件高195mm、直径200mm左右的红木镶白玉笔筒估价(见左图)竟然超过10万元!近日,一名读者来信表示希望鉴定家中一只红木镶嵌白玉的笔筒,由此却产生两派不同的观点。 支持派 年代也可达到清中晚期 从图片可见,该件高195mm、外径220mm、内径195mm的笔筒形制特别、造型规正、工艺精细、包浆自然,并有京作风格。木材行家伍炳亮初步判断其木材起码在红酸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