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木笔筒原是黄花梨 其貌虽不扬价值三四万

  晨报讯:一个父亲留下的,看似其貌不扬的木头笔筒,身价高达三四万元!

  “这还是保守估价。”本周一,我家有宝专家仔细鉴定完首府藏友张倩带来的藏品后给出估价理由:一是因为这件笔筒底子好,是黄花梨材质的,其次是它出生年代早,是清末民初的。

  专家介绍说,该笔筒表面光素无纹,由于沉淀了历史的痕迹,包浆自然、颜色柔美、濡润、富有张力。黄花梨纹好似工笔画毫发必现,有的黑褐色直线非常明晰。笔筒上的鬼脸,好似狸斑美丽动人。

  为什么黄花梨材质的价值就高?

  专家解释说,黄花梨木质坚硬,纹理漂亮,如行云流水,黄花梨材质天生具有的鬼脸(木疖)更是如神工变幻无穷,是明代以来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欣赏、追求和把玩之物,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极品材料。

  据了解,黄花梨在明代深得文人器重,为制作明式家具的美材,产自南洋诸岛,我国海南也有产出,数量不多。黄花梨木色橙黄,也有的呈红紫,有香味,纹理清晰,木性极稳定,不易变形。由于黄花梨纹理典雅华丽,明代文人与工匠在设计与制作家具时大多采用通体光洁的作法,以突出其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和书卷气。

  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位,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多以黄花梨为上品,以展示自己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有的人甚至亲自操刀制作,以拥有精美绝伦的黄花梨笔筒为荣,从而推动了笔筒的制作与发展。

  “黄花梨在明末清初被大量使用后,清中后期已极度紧缺,加之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难以成材,因此,黄花梨显得极为珍贵。现在如能觅得笔筒之类小件黄花梨器已属难得。”专家表示。

  据悉,目前黄花梨材质的物件在拍卖会上都非常受宠,价格连年攀升。“以今天亮相的这种规格的黄花梨素笔筒为例,十几年前价格在200元左右,3年前在拍卖会上的价值为1万多元,而目前价值至少达三四万元了,可见其增值潜力。”当日专家举例说。(文/图 本报记者 孙江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