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考古人员在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发现的一处火塘遗迹(资料照片) “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揭晓,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入选。 该遗址发现1处灰烬和4处火塘,这是以古人类洞穴而闻名的栾川旧石器遗址群首次发现用火遗迹。 这是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核(资料照片)。 新华社 其中3处火塘呈“品”字形排列,距今约3万至4万年的古人类还会把每个火塘用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去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三个事关考古的提案,为考古事业呼吁发声,也因此被称为“考古代言人”。今年他依然不松懈,带来了三个考古领域的提案,其中建议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的提案更是关乎每个考古人的切身利益。 建议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 “考古津贴是保障考古工作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袁靖深谙其中的艰辛,“考古工作涉及大量野外作...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回到100多年前,分左右脚的鞋子,古人称之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的现象。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
市民驻足观看天文装置——简仪 12月5日,中国古代科技展广西巡展在广西科技馆开幕,为公众献上一场回味无穷的“古典科技盛会”。 学生们在观展 此次广西巡展共精选68件套展品,分为天文、机械、建筑、军事、井盐开采及科普活动六大展区,通过模型、实物、图片陈列和现场科普体验活动等方式,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中的科技发展历史,向观众展示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卓越成...
我国在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入冬以后,农事渐少,古人称这段时间为“冬闲”。冬闲时古人都会做什么呢?从古籍记载来看,“冬闲”时,其实古人并不闲着:女子“学做女红”,男子“习射练武”,上不起正规学校的孩子们则选择上“冬学”…… 冬闲时女子“学做女红” 在古代,尚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人们的衣着、鞋袜、布包什么的,都要靠手工缝制,破了也得手工缝补。这个任务,在男耕女织的社会分...
铜镜是古人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中国的铜镜使用史非常悠久,上起新时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下至明清,约有近四千年发展演变的进程,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史相始终,可谓源远流长。 铜镜由青铜铸造而成,和空气接触时间长了,会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无法用以映照形影,古人很形象地称之为“昏镜”。这种情况需要重新磨拭镜面才能让铜镜光可鉴人。《朱子语类》对此有很简洁的表述:“镜本明,被尘垢昏之,用磨擦之...
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一名从事文物考古工作34年的老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田野考古第一线,带领考古所干部群众冒严寒、顶酷暑,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大江南北,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抢救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保护了上百处重要遗址。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营造全社会都积极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江苏省面积不大,却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文物资源极...
刘章泽(右)在田间勘探 在九顶山筲箕塘捡到的石斧。 在刘章泽的办公桌上,有着不少的考古书籍和杂志,其中一本《历史深处的德阳》颇为显眼。这本书记述了德阳的重要考古发现,当中的三星堆发现尤为重要。 “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恰逢我在那里实习,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发掘。”回忆起当时,如今是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章泽仍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后来的他更对三星堆文明的...
10月30日,长兴县第二家民办博物馆“浙北古人类生活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由长兴县水口乡民间收藏人士朱金林出资创办,馆址位于长兴县和平镇中央广场168号,总建筑面积约520平方米,主要收藏与展示古人类生活用石器、陶器、农具及各类生产、生活物品。设立新、旧石器文化时期石器展示区,早期农耕文化用品艺术展示区,古代陶器展示区,古代竹、木等用品展示区。 近年来,长兴县文广新局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培育和...
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图为联合考古队对梅龙达普遗存进行考古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供图 中新网拉萨10月26日电 (赵朗 何伟)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也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迁...
我省考古技术人员在考古挖掘现场工作(资料图片) 尘路霜山一甲子,一把手铲链接古今。10月1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迎来了60岁生日,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的珍宝等经他们的手重见天日,而陕西文物大省的美名,通过这些考古专家的手铲蜚声世界。 成为中国考古中坚力量 1958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前身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创建,成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之一。60年来,陕西省...
现代人常用点赞表示赞同和喜爱。在很多古画中,除了有画家的题跋和落款外,也有很多后来收藏者的痕迹,也就是说,古人点赞都是靠印章,看到喜欢的画就在上面盖个章,也直接证明这张画我收藏了! 王献之 《中秋贴》(局部) 一共才30多个字,结果被乾隆盖了80多个章! 作为一个盖章狂魔,乾隆皇帝在这方面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宝薮》中记录了乾隆皇帝的印玺竟有1000余方之多!他尤...
▲ 黄州区发掘现场 10月13日,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寨上遗址”发掘现场,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介绍,经过1个月工作,已发掘出青铜铸件、石斧、砺石、陶纺轮、石锛、石凿、陶网坠、大小陶片等商周时期遗物300多件,这些都是长江支流巴河流域不可多得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 ▲ 寨上遗址位置详图 “寨上遗址”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长江支流巴河西岸的浅丘区域,距黄冈市...
10月13日,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寨上遗址”发掘现场,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介绍,经过1个月工作,已发掘出青铜铸件、石斧、砺石、陶纺轮、石锛、石凿、陶网坠、大小陶片等商周时期遗物300多件,这些都是长江支流巴河流域不可多得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 “寨上遗址”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长江支流巴河西岸的浅丘区域,距黄冈市区18公里,南距长江25公里,东距巴河4公里,是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
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士”文化的成熟,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高士绘画的形成。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士题材历来也是中国画家所青睐的创作内容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