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书法学好,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工具]材料是很重要的。好笔有四个特点:尖、齐、圆、健。 尖:是指笔锋尖。只有笔锋尖,才可以写细的笔画,并可以写小字(如小楷),且只有笔锋尖,书写…[全文]
墨质的鉴定 首先确定油烟、松烟、混合烟的种类。油烟颗粒细小,有光泽。应该注意的是它经过涂漆、贝磨后,会发出光泽。 年代的鉴定 年代大致可分为明、明末;清初(天启一康熙)、乾隆、嘉庆、清末等。由于墨的保存状况等原因较难鉴定。避免因…[全文]
墨原本是在砚中研磨,制成墨汁,而用于挥毫作画。为了在泼墨时体现好墨色,所以很多人寻求名墨匠的制墨。譬如苏东坡寻求南唐李廷珪墨、李氏家族的墨,并指导宋初墨匠制作优质墨。他的著作《鉴墨记》记载了当时的鉴墨记录。据说他收藏的数百锭古墨,是把当时使…[全文]
保存古墨最忌潮湿,但如过于干燥也易出现裂痕。有各种保存方法,或用艾草包好,或用绢布擦拭等。最好是放在书架中格的地方。日本使用桐箱,中国使用布箱、紫檀匣、桂匣等。最合适的应使用漆匣,因漆匣可以避潮湿。而且,还应注意从匣、箱内取出的季节,梅雨季…[全文]
长方石砚,元,长14.5cm,上宽11.3cm,下宽12cm,厚3cm。 砚粗石质地,上窄下宽,周侧均向底面内敛,砚面上方有深凹的花瓣式砚池,池下以双阴线雕出椭圆形砚堂。砚尾部两端凸鼓一双矮足。 依此砚的造型可见宋砚风格的遗绪。砚表…[全文]
澄泥风字砚,明,长26.5cm,宽17.3cm,高2.5cm。 砚澄泥质,鳝鱼黄色,略具“风”字造型。砚背刻阴文草书题铭:“太守清贫不画绢,孙翁拟持蜀麻面。象气时之升与石,千年高节今如见。”…[全文]
三堂款陶砚,宋,长21.5cm,最宽13.8cm,厚3.3cm。 砚以细陶土烧制而成,色微灰,有用墨痕迹。砚为抄手式,上窄下宽,两侧内敛呈梯形。砚池深凹呈曲线状,砚堂宽阔,中央略凸起。背面弧形深凹,作抄手式,底部阴刻篆书“三…[全文]
李颢款风字形砚,唐,长20.5cm,宽13.8cm,高4.6cm。 砚陶制,风字形。砚面池堂一体,砚首高翘,内凹呈凤池。陶砚两侧出峰,如刀削成,线条平直而流畅,砚素洁。砚底土色凝重,刀削梯形双足,双足间阴刻“李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