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开展“守望长城”多媒体采风·展播活动系列一
2020-08-14 09:49:27 作者:吴永春 已浏览次
朔州市明长城327公里,现存古堡、烽燧墩台1649处。有着“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的美誉。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按照朔州市委“打长城品牌”要求,挖掘长城历史,弘扬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推进长城文化与长城旅游深度融合,把我市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生态文化、长城文化旅游胜地。朔州市特开展“守望长城”多媒体采风·展播活动。
一、朔州市应县北楼口点将台
活动从北楼口点将台正式拉开帷幕,以朔州境内明内外长城为主线,实地走访长城的历史和现状、古代军事价值,长城沿线周边古城、古堡、古村、古庙、古寺的形成、现状、保护、民风、民俗等朔州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地方文化。

二、北楼口之岳胜堡
岳胜堡位于村东岳胜梁上,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北宋杨六郎麾下大将金刀岳胜曾于峪口东梁筑堡驻军,故名。堡建在山梁、山峰上具有高度优势,可以瞭望警戒,据险防守、并及时出击等。也是传递信息重要节点。该堡据险扼口,登顶瞭望,周边的长城古道一览无余。堡城为方形,面积70×50米,北高南低,依山而建,北侧堡墙中间置瞭望台一座,高10余米。包砖已不存,石条基础完整,厚度12厘米左右。包砖残块长度估计40厘米左右,宽19.5~20厘米,厚度8厘米。堡墙较完整,有明显修补痕迹,夯层厚度15~17厘米。当地认为岳胜堡建于北宋时期,从现场勘察为典型明长城瞭望塔堡,至于建于北宋之说,由于现场没有找到任何宋代遗迹遗物,尚无明确定论,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发掘整理。

三、北楼口之北楼口堡:
2020年7月24日,烈日炎炎,采风团一行从岳胜梁下山后,便开始考察北楼口。
北楼口又名碑楼口,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厚重。是恒山山脉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重地。战国曾设北楼关;唐初就有“边榷互市”记载;典籍中首次出现“北楼”的相关记载是唐武徳七年(公元624年),据《新唐书.突厥传》载:“颉利遣使来,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帝不能拒”这说明早在唐初武德年间北楼便已是重要的孔道与平台;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同意颉利可汗的要求,开放北楼关与突厥互市,使北楼关在唐初便成为汉人与突厥等少数民族进行边贸往来的通道与平台。

宋代为雁门十八隘口之一,宋辽两朝对峙,这里又成为军事与商埠重地。至今当地人民仍津津乐道:“先有北路营,后有大同城”的说法。如今早已繁华落尽,我们只有在村子内外的长城、古堡以及刚刚清理出来的堡城墙下去探寻它的历史踪迹。
现在残存的古堡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二十三年、(1544)万历五年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城堡四面各开一门。破坏严重,砖墙仅西北角部分。出于旅游开发考虑,目前已经把被沙石淹埋的西北侧明代墙体清理出来,原城墙规模显现。这一段城墙基本保存完整,现存高度11余米,城砖为典型的明砖,大概为40*20*8厘米,墙基石砌平均厚度20厘米,长度50-70不等。另外,在村中有大量相同的城砖被用于房屋、院墙等建筑中。
古代战争,关隘是各方力量的焦点,具有阻挡与交通功能,在这里从地形环境上就可以看出其军事格局。相同类似的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等十八隘口以及外长城等关口。这里两山对峙,关口险要,中有关堡扼守;南通太原,北接大同、朔州,远至内蒙古高原,战略与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在明朝这里驻军最高达到2万多名。“边贸”在这里已有千年历史,最繁华时商贾、驼队数百家之多。
北楼口堡由于建筑在峪口中,清朝时多次遭遇祸患洪灾,乾隆三十五年(1770)洪水冲毁西关北关,城外百余商铺被毁殆尽。咸丰六年(1856)更大场洪灾冲垮城西南角,把城西的人家冲光,房屋悉数被毁,洪水席卷着大小石头从北城墙呼啸掠过。从此开始,北楼口一蹶不振,繁华落尽,再无昔日辉煌。
2019年6月21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应县北楼口和小石口等2666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予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一座被洪水淹没的古城将再次展现昔日风采。如今长城旅游公路北楼口至跑马梁段正在修建中,险关变坦途,不久将来人们可以领略到更多更灿烂的文物古迹。
四、北楼口明长城
长城在应县境内的基本走向为:由东安峪向东北方向经茹越口、小石口、大石口至北楼口。从北楼口,经康峪、徐峪,向东北出应县境,入浑源县黄沙口地界。长城在应县境内长约一百一十七华里,仅存墩台六十九座。

北楼口明长城位于明“北楼关”东西两侧山梁上,依山势而建,东侧已无迹可寻,只有几个烽火台孤单地矗立在开阔台地上,仿佛在诉说苍凉之苦。在西南方向一段夯筑边墙依然忠实挺拔坚守在这里。在北楼口地界现存有20余座烽燧墩台,山梁上的边墙较为完整,高约5米,夯层厚15厘米左右。断断续续近1公里,遇沟壑处均已无存。山顶敌楼高约10米,包砖己坍,残砖遍地,现仅存石砌墙基和夯土部分,登高远眺可与沟口对面的岳胜堡遥相呼应。
另外,在北楼口东6公里古石楼关古道处,东侧铁杠崖山梁上有一段石砌长城,通过飞哥的无人机观察延绵数里,堆砌明显,依山势而建,直至进入浑源凌云口境,这里海拨高度大概2200米。据当地86岁的李老先生讲,成大林先生1996年4月曾到这里考察,认为是赵长城或北齐长城遗迹。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已无法登高并进行现场勘察,十分遗憾,等待时机再探索吧!回头看完石楼口堡城,回到县城已是晚上21点了。
特别感谢86岁的村民李老先生,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带着我们登高探寻古堡,爬山考察长城。但是也让我们着实担心了一把,祝福老先生健康长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