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博物馆陪你过个别样新春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市民假期文化生活,不断创新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春节期间,永康市博物馆陆续开展了丰富喜庆的“博物馆里闹新春”系列社教活动,包括精工美器——五峰堂藏锡器珍品展、画灯笼、猜灯谜、赏兰花——永康市第七届精品兰花鉴赏会四大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走进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让永康市博物馆真正成为市民朋友快乐学习的“第二课堂”。 
  
  观精工美器 
  
  近距离感受五金文化魅力 
  
  锡,又名“镴”,故锡匠又叫“镴匠”。商代青铜器里就有锡的成分,可以说没有锡,就没有青铜器。唐宋时期,锡器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锡制日用器皿,如食具、酒具、茶具、粉具等。明末清初出现了三镶玉锡壶,其一流的材质、高超的技艺、精美的造型、精湛的雕刻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使锡器一举跻身文玩珍品行列,深为皇家及达官贵人所钟爱。 
  
  本次精工美器——五峰堂藏锡器珍品展由永康市博物馆主办,永康市万泰美术馆承办,展出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6日结束,为期两个多月,共展出269件精美的古老锡器。其造型精美,形式多样,用途各异,涵盖了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精美的展品吸引众多市民朋友前来观展。展出承办方万泰美术馆、五峰堂主人徐小飞表示,希望通过展出,让更多市民了解打锡这项传统手工艺,并感受家乡五金文化的魅力。 
  
  画灯笼 
  
  尽情描绘心中的梦想 
  
  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灯笼逐渐引领了年俗中的“C”位(“C位”,意指核心位置,是2018年以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2月13日,“博物馆里闹新春之画灯笼”社教活动在永康市博物馆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持续3天,2月13—15日下午1:30—3:00,每天一场。 
  
  听说永康市博物馆有免费提供材料画灯笼活动,不少市民早早携家带口前来一睹老师巧画灯笼的绝活,更想亲手画一个带回家,沾沾喜气。活动第一天,就有60多名参与者齐聚博物馆一楼报告厅,共享文化盛宴,喜迎元宵佳节。 
  
  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灯笼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款式不一的毛笔在旁边静静地躺着。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凭借着各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自己挑选的灯笼上尽情描绘心中的梦想,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华,现场笑语盈盈,年味浓浓。不仅孩子们画得认真,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孩子和家长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了一盏盏美丽的灯笼,为博物馆增添了一抹亮色。 
  
  猜灯谜 
  
  别样元宵添喜庆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之一。 
  
  2月19日,元宵节。永康市博物馆在一楼展厅内开展了一场极富趣味的猜灯谜活动。活动中,市博物馆准备了100条灯谜。每位参加猜谜活动的市民都有一次猜中的机会,并可通过自己猜中的灯谜兑换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份。 
  
  “背着针,忘了线,沟里走,沟里串——打一动物”“外表白白嫩嫩,心里花花绿绿,在白沙滩打滚,在温泉里游泳——打一食物”……猜谜活动现场,众多的灯谜系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下方,吸引了很多市民。这些色彩缤纷的灯笼正是之前永康市博物馆画灯笼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亲手制作的作品。 
  
  参与猜谜活动的市民很多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为了能让孩子亲身体验猜谜的乐趣,很多爸爸妈妈把孩子抱起来举高,让孩子看清灯笼下的谜面,一起动脑筋。“之前这种元宵猜灯谜活动只在电视上看见过。”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活动的胡丽娜女士说,“感谢永康市博物馆能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添了元宵节的喜庆气氛,也让我和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过了一个别样的元宵节。” 
  
  赏精品兰花 
  
  为佳节增一分春色 
  
  除了精工美器——五峰堂藏锡器珍品展、画灯笼、猜灯谜,在徐震二公祠(位于永康市博物馆隔壁)举行的永康市第七届精品兰花鉴赏会无疑为市民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一分春色。 
  
  这次精品兰花鉴赏会由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市博物馆和市兰花协会承办,鉴赏会从2月17日开始至2月20日结束,为期4天。鉴赏会上展出的200多盆兰花都是永康市兰花协会会员精心挑选出来的。这次鉴赏会展出的兰花种类繁多,体型各异,隐隐约约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虽然鉴赏会开展的几天里雨水绵绵,气温较低,但前来观展的市民仍络绎不绝。 
  
  据了解,2月、3月是兰花花期的最好品鉴时节。品鉴兰花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赏色辨花,观花一时,赏叶经年,主要观赏花色和叶色;二、闻香识花,兰花香无疑是自然界最让人着迷的气味之一;三、观姿赏花,就是欣赏兰花整株的姿态美,包括花姿、叶姿、品相和体姿等;四、品韵鉴花,在赏兰中品出韵味。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