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甘肃逾60万观众博物馆里过大年
2019-02-20 13:22:21 来源:国家文物局 已浏览次
春节期间,甘肃省各级各类博物馆里人潮涌动,年味浓厚,文化旅游“淡季不淡”在博物馆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到“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观众量创历史新高
春节七天长假,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61万多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甘肃省博物馆观众量3万多人次,兰州秦腔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观众量逾5万人次,灵台县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庆城革命纪念馆等县级博物馆纪念馆观众量首次突破万人次大关,其他大部分市县级博物馆观众量亦在3000人次以上。许多观众扶老携幼举家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参加活动、体验文化、感悟历史,其乐融融。有的观众行动不便开着电动车、坐着轮椅进馆参观,令人感动。
陈列展览丰富多彩
春节期间,全省博物馆共开放基本陈列、馆际巡展和新开展览357个,特别是省博物馆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精彩亮相的铜奔马、驿使图画像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3件精品文物以及特别推出的“寻秦——早期秦文化特展”成为参观热点,“圈粉”无数,成为观众来馆首选“打卡”之处。省市县三级5个博物馆联办的 “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在白银市博物馆展出,获得观众热捧。省博物馆、山丹县博物馆、徽县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等省内数十家博物馆展出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省博物馆等国内24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的“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数百件文物、艺术品和珍贵标本让观众感知先民对猪的理解和认识,领略古往今来人们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向往。庆阳市博物馆举办的“迎新春馆藏精品历史文物特展”、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举办的“昭民万方——麦积区博物馆馆藏铜镜展”、玉门市博物馆举办的“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等展览也深受观众喜爱。
互动体验形式多样
节日期间,全省博物馆紧扣“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精心策划举办了208场次年味浓厚的社会教育和互动体验活动。省博物馆网红机器人讲解员“优友”大年初一闪亮登场为观众提供导览讲解服务,并邀请兰州鼓子、威风腰鼓、花儿、剪纸等非遗传承人进馆表演,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展科技影片惠民活动,兰州秦腔博物馆配合文化庙会开展秦腔展演,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开展“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嘉峪关城池”社教活动,徽县博物馆举办馆藏精品流动图片展。省博物馆的拼接国宝“铜奔马”模型活动和天水市博物馆的“二月立春雨水连 节气拼图贺新年”、 庆阳市博物馆的“正月初六 小手画猪”、白银市博物馆的“研学之旅——辞旧迎新”、古浪县博物馆的“猪年迎好运——博物馆里过大年”、陇西县博物馆的“知行课堂——迎春拓福”、张家川县博物馆的“年画比拼迎新春”、康乐县博物馆的“金猪送福——博物馆里话成长”、瓜州县博物馆的青少年自制皮影展演等互动项目寓教于乐,使青少年得以更好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