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非遗“父子兵” 潜心雕塑致力弘扬华夏文化

  武汉非遗“父子兵”潜心雕塑致力弘扬华夏文化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盘古》 武一力 摄
  
  “我一生从事艺术,作为炎黄子孙,我尽力了!”武汉77岁老艺术家安志柏看着工作室里亲手打造的上千件雕塑作品,他感到十分自豪。
  
  安志柏是楚韵铜雕和汉派石雕两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他的汉白玉雕塑作品《盛世观音头像》获得金奖,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 武一力 摄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 武一力 摄
  
  安志柏1958年正式加入雕塑艺术行业,至今已坚持创作六十余载。他告诉记者,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以及宣扬楚文化是自己的心愿。在他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是以神话人物和佛像为创作题材。
  
  2003年至2016年,安志柏耗费13年时间,携儿子安力共同打造了一套名为“华夏魂”的石雕作品。该作品中的11座雕塑,皆是出自中国古老神话典故中的人物。
  
  安志柏工作室的一角 武一力 摄
  
  安志柏工作室的一角 武一力 摄
  
  安志柏介绍,父子俩在雕刻“华夏魂”系列作品前常常跑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史料,把各版本《山海经》都翻了个遍,逐字逐句体会故事精髓,女娲、夸父、精卫等神话人物外形神态、衣着配饰都被他们熟记于心。记者看到,其中一尊“盘古”雕塑,盘古手握刀斧,头发随风扬起,眼神坚定无畏,大有开天辟地之气势。
  
  安志柏父子正在一起探讨雕塑石膏 武一力 摄
  
  安志柏父子正在一起探讨雕塑石膏 武一力 摄
  
  此外,安志柏还以屈原《九歌》为题材,雕刻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夫人等十余座“楚神”,希望能借此宣扬悠远浪漫的楚文化。
  
  在安力眼里,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是祖先留下的珍宝,而雕塑这门手艺对他而言,既是传承,更是责任。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