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庙会上演《蒙古族婚礼》再现民族文化魅力
2019-02-11 14:1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图为《蒙古族婚礼》表演现场。 赫雨田 摄
轻风吹拂,圣火微晃,一大群少男、少女手捧哈达,簇拥着新娘和新郎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新郎凝视着新娘,人生最重要仪式开始了。

图为《蒙古族婚礼》表演现场。 赫雨田 摄
2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大召文化庙会期间,由玉泉区乌兰牧骑队员精心打造的歌舞表演《蒙古族婚礼》在塞上老街西口钟鼓楼上演,青城百姓现场感受了蒙古族婚俗风情。

图为《蒙古族婚礼》表演现场。 赫雨田 摄
演出中,身着盛装的少年们放声高歌,少女们则是翩翩起舞。婚礼分为哈达订亲、拦门迎婿、分发出嫁、母亲祝福、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等仪式,而呼麦、长调、马头琴、筷子舞等民族特色表演穿插其中。

图为《蒙古族婚礼》表演现场。 赫雨田 摄
活动当天,呼和浩特市气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市民的热情未被严寒所影响,很多观众在演出前半个小时就开始等待,直到演出结束才离开。市民武慧珍告诉记者,她以前没见过蒙古族特色婚礼,这次不仅被婚礼现场的场面所震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拿到了“新娘子”派发的红包。“沾沾喜气,希望家人朋友一年都顺顺利利。”武慧珍说。
记者了解到,《蒙古族婚礼》以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地区、西部鄂尔多斯地区以及中部乌珠穆沁地区等地的蒙古族婚礼仪式与习俗为蓝本,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浓缩了传统婚礼的精华内容,将风俗、礼仪、服饰、歌舞及音乐融于一体,寓情于舞,以歌传情,展示了蒙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蒙古族人民的智慧。
“婚礼始终将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其中,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洋溢着迷人的蒙古族风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市民朱彩玲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