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件史料首次全面还原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展览开幕;目前面向市属单位预约开放,计划6月接待公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展览呈现了梁思成保护北平古城的事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第一批公章。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天,“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展”在京开幕,展览以500余件珍贵档案资料,还原了这段从决战平津到和平谈判、接管北平、定都北京的历史。
  
  此次展览由北京市档案馆主办,在广渠路36号新馆大厅展出,这也是北京市档案馆新馆的首展。目前,展览面向北京市属单位干部职工预约开放,计划6月新馆正式开馆后,接待社会公众。
  
  看点1
  
  “军管会”纪要首次全部展出
  
  70年前的和平解放,使北京这座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保存下来,为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此次展览分为“运筹帷幄 决战平津”“和谈成功 北平解放”“和平接管 建立政权”“定都北京 东方红日”四部分,以500余件珍贵图片、视频、实物等档案资料,全面展现北平和平解放、北京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
  
  据北京市档案馆策展人介绍,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大批档案史料的集中展出。尤其是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的历次会议纪要,首次全部展出。
  
  军管会是在解放军总部和平津前线司令部领导下,为北平市军事管制时期内统一的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军政和民事事宜,北京市档案馆保存有完整的军管会档案。
  
  这部分展出的档案有部队入城纪律、北平市委如何接管工作通告,市委、军管会、市政府领导和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北平市军管会等成立的布告,北平纠察总队兵力驻地分布标示图等,全方面展示接管北平后的繁重建设任务和各种矛盾问题。
  
  看点2
  
  展览呈现解放军
  
  入城式行进路线图
  
  1949年1月31日,根据和平协议,傅作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城内国民党军队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展览中,“改编军队”部分展示了解放军接管城防的照片、国民党军受编位置的解放军部署图、平津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宣布改编平郊原国民党军方案、陶铸同志关于改编傅作义部队的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关于受编部队师以上军官的任命书,以及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的原傅作义部队士兵在学习解放军“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等,表明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北平防务。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举行了开进北平的入城式,此次展览展示了当年入城式的行进路线。
  
  展览内容显示,入城部队分两路,一路从南苑出发,从永定门入城,经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过前门,进入东交民巷,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太平仓,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会合,再折向南行,经西四、西单、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
  
  看点3
  
  梁思成协助古城平安渡劫
  
  在北平和平解放、接管过程中,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把保护文物当作一项纪律来抓。
  
  北平解放前夕,周恩来派人找到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请他在地图上标出不能炮击的文物景点。展览展出了梁思成照片和他主持编印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此外,展览还呈现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保护北平重要工业区和文化古迹区的电报手稿、华北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古迹文物的训令等多份档案。在这些努力下,故宫、颐和园、北海等文物古迹得以保存。
  
  看点4
  
  市长叶剑英与北平摊贩开座谈会
  
  接管北平后,安定民生也是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军管会、北平市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展览呈现了稳定金融、平稳物价、恢复社会秩序、整理市容、安排就业、恢复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据档案记载,北平解放初期,大约有4.5万到5万户摊贩,成分复杂、行业繁多。1949年5月23日晚,北平市长叶剑英与北平市委书记彭真一起,主持召开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北平市摊贩代表座谈会。
  
  展览展示了叶剑英在座谈会上讲话。叶剑英一开口便说:“同志们!今晚利用这个时间,不妨碍大家的生产,请大家到这里来谈一谈。”市长称呼摊贩为“同志们”,使他们深受震动,倍感亲切。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北平市人民政府管理摊贩办法》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处理棚户办法》。
  
  ■ 链接
  
  重返北平解放历史现场
  
  地点:平津战役指挥部(现宋庄镇宋庄村)
  
  事件:北平解放和谈 时间:1949年1月14日-17日
  
  北平和平解放前,傅作义代表与解放军代表进行过三次和谈。
  
  第一次和谈是在1948年12月中旬,平津战役已经打响。第二次谈判发生在1949年1月6日至10日,平津战役胜负大局已定。解放军提出了改编国民党军的方案,双方草签了一份《会谈纪要》。第三次谈判是1月14日至17日。傅作义派邓宝珊、周北峰作为全权代表,与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和刘亚楼谈判。
  
  1月19日,双方签署《北平和平解决问题协议书》。
  
  当年举行第三次北平解放和谈的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宋庄镇宋庄村,如今已经修缮完毕。近年,通州区对该处遗址按建筑原样复原,未来有望对外开放。
  
  地点:台基厂3号院等
  
  事件:建立新政权 时间:1949年2月2日
  
  1949年2月2日,中共北平市委入城办公。据记载,进入北平后,中共北平市委和军管会选中东交民巷的旧德国使馆、旧日本使馆和兵营作为办公区,后更名为台基厂3号院,其后一直作为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地。
  
  市政府最初的办公地,是原国民政府北平市政府旧址及北京饭店、南河沿翠明庄等地。1953年后,迁到正义路2号院。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牌匾也从位于台基厂大街以及正义路的原办公区摘牌,两块牌匾移交北京市档案馆馆藏。
  
  地点:正阳门等
  
  事件:解放军入城式 时间:1949年2月3日
  
  1949年2月3日,4颗信号弹发射升空,解放军入城式正式开始。
  
  据记载,入城式游行队伍以装甲车为先导,第一辆车上插着红色指挥旗,指挥车引导着装甲车队列队前进。当时,正阳门箭楼临时设了检阅台。
  
  如今,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已经成为北京市属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正阳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城楼对外开放,观众还可以在展厅内观看到正阳门的历史、实物化的老北京城中轴线,触摸正阳门门钉等。
  
  地点:双清别墅
  
  事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入北平
  
  时间:1949年3月25日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迁入北平。其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香山双清别墅,在那里领导和指挥人民解放战争。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决定 新中国定都北平,自9月27日起,北平改称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
  
  如今,中央领导曾经入住的香山双清别墅,已是香山上的著名景点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