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代的山水情怀

  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那是后来的事,起先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可追溯至汉代甚至更早。应该讲,汉以前出现的山水,多是用于陪衬和烘托画面气氛的程式化、概念化山水;汉以后,虽还作为画面背景,但创作手法开始变得细腻生动,比如魏晋时期的山水,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延续前代,作为人物背景;二是把山水绘成实用性地图;三是独立出来,通过放大山水的画幅比例,凸显它的主要地位,而把人物、车马作为点缀其间的次要部分。至隋代,则出现了展子虔、江志等山水画家,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山影叠翠、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仕女泛舟水上的春时场景,其位置经营、勾勒设色都恰到好处,有咫尺千里之妙。
  
  山水画之所以在唐代发展起来,是和当时大兴土木、建造宫廷台阁需要绘制大量的山水图景有关,阎毗、阎立本、阎立德父子三人本就是建筑师,在青绿山水从六朝时期的初级阶段至唐初的转变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早期探索者。正是他们的“渐变所附”(指宫观所附之山水树石),才一定程度上把山水解放了出来,使之自成体系,且因此成就了盛唐时期青绿山水的辉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思训父子和吴道子的出现,使山水画有了根本性的发展。李思训、阎立本继承了展子虔(陈师曾称其为唐画之祖)咫尺千里的空间格局和意度自足、神采如生的画风,使山水画整体上摆脱了作为人物车马陪衬的地位;也继承了前人为显示富贵气象而青绿金碧并用的色法;由于李思训善施重彩到了至妙之境,故元夏文彦说:“后人所画著色山,往往多宗之。”如果说,李思训擅长工笔,精致典雅、金碧辉煌;那么吴道子则独创家法,行笔放逸,所谓胸中自有丘壑,无需粉本,亦写意传神。其实吴道子以佛像人物最为擅长,但他的山水画也自成面目,一洗隋唐初期山水的板滞之气。《唐朝名画录》说他“画内殿五龙,其鳞甲飞动,每天欲雨,即生烟雾”,虽是文学笔法,但也反映出吴画墨润之妙。
  
  吴、李两家实为唐代山水写意、工笔两大派始祖,吴道子的作品具线条美,他把人物画上的线条移到山水画里,虽“赋彩简淡”,但“施笔绝纵,皆磊逸势”(郭若虚)。魏晋至唐初,“春蚕吐丝”一类细匀而无变化的线条勾勒法比较流行,吴道子意笔挥洒,一扫纤丽工细之风;李思训则强于表达色彩之美,在精工绘制、表现山水的阴阳向背方面堪称大家,也被董其昌誉为山水画“北宗之祖”。另外,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承其父衣钵,后来改变画风,“变父之势”,在李思训基础上有所拓展。
  
  史载,唐玄宗曾命吴道子画蜀道山水于大同殿,吴一日而毕;又命李思训画之,累月始成,皆极精妙。可想而知,吴道子简而传神,是高超的意笔;李思训工而富丽,是精湛的工笔。
  
  说到唐代的山水画,不得不提的还有王维,但他却无一件真迹传世,后人所依据的不外乎历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仿品的传世。说他是文人画或南宗的鼻祖,苏轼和董其昌是主要的理论奠基者和推动者。王维虽无真迹传世,但人们读他的诗,就如同看到了他的画;且他的诗句,常被后代画家引为诗意图的创作源泉。就拿他最具影响的《辋川图》来说吧,此画缘于王维中年时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中唐学士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对此画有这样的描述:“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稍晚的《历代名画记》则记载王维于“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 苏轼曾在一阙《青玉案》的词中,专门吟到王维的《辋川图》:“辋川图上看春暮,常忆高人右丞句”,既夸了王维的画,也夸了王维的诗,且称之为“高人”,可见推崇备至。令人称奇的是,此图居然还能治病,病患可是一位北宋的大词人。据秦观自述:元祐丁卯年(1087)夏天,他得了肠疾病卧家中,友人高符仲携摩诘的《辋川图》来看他,“言能愈疾,遂命童持于枕旁阅之……恍入华子冈,泊文杏竹里馆,与裴迪诸人相酬唱,忘此身之系也”。据传秦观几日欣赏此画,流连其中,以至病愈。当然传得有点神,有种说法是,秦观的病经前期反复治疗已到强弩之末,但那几日秦观正逢心情不畅,故免疫功能低下,病灶尚未去除,但通过卧游王维的《辋川图》,心境为之开朗、精神得到调节,病体得以痊愈,则是说得过去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道子虽然杰出,但在苏轼的眼里,王维更胜一筹。他曾言道:“吴生随妙笔,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意思是吴道子是一名技巧精妙的“画工”,王维却是超乎象外、意境高妙的“一等一”。再有,就是他对王维的那句著名的评价了: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可见苏轼赞美王维,是毫不吝惜笔墨的,他是王维真正的隔代知音;王维还被誉为“诗佛”,那么苏轼也可戏称作王维的“大护法”了。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