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丝馆里能织锦的“汉代计算机”了解一下

  编码一年多,四步复原《国家宝藏》里的“五星锦” 
  
  这么精美的图案是如何织出来的?一万多根经线中要是断了一根怎么办?前晚,《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中的最后一件重量级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以下简称五星锦)一亮相,就刷爆了朋友圈。而这件大受欢迎的“五星锦”,正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汉机织汉锦”团队利用老官山汉代提花织机复原的。 
  
  昨天下午,记者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中国丝绸博物馆织造馆内已经迎来了第一批来寻宝的观众——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复制成功的五星锦护膊,还能看到复原五星锦的老官山汉代提花织机。而且,国丝馆还为此专门安排了定时织造表演。10470根经线、84片纹综、2片地综,当这台被称为“汉代计算机”的古老织机运作起来,现场,每一位观众都忍不住化身好奇宝宝。 
  
  前世 
  
  92岁蓝天野成国宝守护人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上演传奇 
  
  先来说说这件大名鼎鼎的“五星锦”。1995年,黄沙下的尼雅遗址重现人间,一件智慧与祥瑞之物破土而出,逾千年而益新。方寸之间,横布小篆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金木水火土五星对应的五色经线,于蓝锦上织就出祥禽瑞兽云气纹。这便是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的五星锦。 
  
  《国家宝藏》中,92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为我们演绎了这件国宝的前世故事。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汉宣帝时期,羌族蠢蠢欲动,76岁的老将赵充国毛遂自荐,自请前往征讨南羌。巧合的是,此时恰逢天现异象“五星连珠”,于是宣帝赐书“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以此来鼓舞士气。剧外,当蓝天野饰演的赵充国满头白发却铿锵有力地说出“以持重之心保万世太平”最终大获全胜时,观众无不感动泪目。 
  
  然而,这样珍奇的宝贝却一度难以复原,因为当时谁也不知道,汉代的织机究竟是怎样的。直到2013年,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西汉提花织机模型,以此为依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联合成都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共同申报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最终复原了西汉时期的勾综式提花机以及织造技术,这才成功复制出了“五星锦”。 
  
  今生 
  
  “汉代计算机”复原“五星锦” 
  
  聪明的织机居然也会二进制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复制出“五星锦”的这台老官山织机,其实就像一台“汉代计算机”。所有花纹的信息和图案都已经被储藏在84片纹综中,“它把‘程序’都编好了,你只需要简单的四步:踩下踏板、投梭、引纬、打纬,重复这4个步骤,就能完成织造。”不过这个“程序”编码却需要一年多时间。 
  
  织机上有10470根经线,每一根都需要穿过综片,要是断了一根怎么办呢?所有程序都编码好了,如果想织造另一个图案又该如何操作?展馆现场,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大一学生金陆佳乐忍不住提问。对此,“汉机织汉锦”团队成员龙博也为大家解惑了,原来,织造的过程中,经线断裂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而一旦发生断裂就必须从一万多根经线中将它找到然后重新接头接好,否则就会在织物上形成一个织疵,纹样出现差错。 
  
  “而如果你想织就一个新的图案,就要将10470根经线重新再穿过综片,按照花纹规律重新编排才能制造一个新的图案,相当于重新编码。”龙博认为,这也是最让人惊叹的地方。“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有将提花信息储存起来的意识,这就像计算机的编程,经线提起来的时候是1,不提起来的时候是0,1和0组成了二进制的概念,进而设计出图案。”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