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密集“出访”:从敦煌舞剧到文物非遗多元发展
2019-01-09 14:0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8日发布《甘肃文化发展蓝皮书》(2019)披露,过去五年来,甘肃文化“走出去”从最初的敦煌舞剧和会展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资料图:《丝路花雨》在悉尼精彩上演。 中新社发 姜长庚 摄
据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敬介绍,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漠敦煌》多年对外展演已为海外民众所熟知。自2013年以来,甘肃先后组织非遗展、敦煌艺术大展、数字文物展、敦煌韵等走出去,并推出甘南唐卡、庆阳皮影、平凉剪纸、崆峒武术等文化产品走进海外市场。五年来,甘肃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项目有338项,其中文化交流出访达309项。
文化蓝皮书首席专家戚晓萍介绍说,首届敦煌文博会上,甘肃与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机构签订包含旅游、文化、教育在内的18个合作项目。此外,丝路国际旅游节、兰州国际马拉松等系列活动,成为连接甘肃和世界的“文化高铁”。
近年来,高科技推动一批文化精品通过网络体验、数字展示、手机APP等途径走向世界。比如海外民众可借助“数字敦煌”近距离体验敦煌石窟魅力;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上线,10个朝代的30个洞窟实现全球分享。
与此同时,甘肃多个文化教育项目在海外“落地开花。尤其,岐黄中医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掀起“中医热”,海外中医爱好者纷沓而至甘肃求“中医经”,并推动多个中医药产品在俄罗斯、匈牙利、美国等地完成注册、销售、建厂生产。
在文化出版方面,甘肃《读者》杂志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与庆南韩中经济文化友好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开创甘肃与日韩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先河。此外,甘肃还启动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友好关系史丛书”项目。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