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活儿
2019-03-20 11: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戴新展示其根雕作品《梅花》。(资料图) 李桃 摄
走进戴新的根雕艺术馆,人、梅花、龙凤、狮虎等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啧啧称奇。

戴新在制作根雕作品。(资料图) 李桃 摄
今年52岁的戴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职工,曾做过机械修理工,开过饭店,摆地摊卖过花,承包过果园。
据戴新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开心莫过看电影。孩子们喜欢追电影,一个电影从这个连队追到下个连队,从这个团场追到那个团场,看了几十遍也看不够,经常要徒步走好几公里,有时走到放映地点时,电影都快结束了。

戴新用废弃的小轿车轮子上的护瓦做两个落地台灯。(资料图) 李桃 摄
电影也因此成为启蒙老师,润物无声地给戴新注入了喜爱艺术的热情和艺术鉴赏、感悟力。
那时候,到戈壁深处捡拾柴禾,遍地奇形怪状的柴禾在戴新看来都是天然绝佳的艺术品,心想:“长大了摆弄这些东西,当个根雕艺术家。”
20岁时,戴新分到一份果园地。同时,随着柴火被液化气、天然气所代替,修剪果树的枝杆成为垃圾,无人问津,往往烧掉了事。形状怪异、稍大的,戴新就码在排碱渠边,想着将来稍闲时学习制作根雕,说不定可以大派用场。
果枝年复一年堆积如山,成为火灾隐患,一次,邻家因果枝失火,所幸没造成任何伤害,这一度让戴新寝食难安。“何不现在就学习根雕制作,将这些东西加工成根雕呢?”戴新终于下定决心。
看到电视上报道了福建一位老师创作根雕的事迹,戴新不远万里到福建找到了这位老师,悉心请教,回来便购置工具,慢慢把果枝变成根雕作品,自家地里的果枝挑选完了就到邻居家去找。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戴新在根雕创作的路上越走越宽,好评连连。如今,在阿拉尔市很多居民家里和宾馆都有戴新的根雕作品。
不断的成功让戴新创作的眼界更宽,他留意一切奇形怪状的废弃物,河岸、水库大坝常常有浸泡多年的朽木疙瘩;废品堆放场、道路修建工地等,戴新也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便捡回那些被抛弃的废旧物件,化腐朽为神奇。
如今,戴新建起根雕厂和根雕艺术馆,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客人前来观赏。
戴新说:“时下,人们远不满足于唱歌跳舞、电影电视之类的精神需求,根雕作品点缀居室已成时尚;让我从单一满足于衣食住行、不懂艺术的农民成为草根根雕艺人。其实,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