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蓉委员:建议成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标准制定委员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一次调研时,我看到一个修缮后的寺庙,问他们是否有预防性保护措施?如果有地震了,如何防止佛像、房屋被损。他们的回答是:倒了再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故宫学院院长、故宫文物医院院长、故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纪蓉回忆起曾参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题调研时的经历,调研后宋纪蓉对此有了自己的思考,“何必要‘倒了再建’?目前已有良好隔震效果的减隔震防护装置等。只要运用好这些科学技术,完全可以未雨绸缪,使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屹立不倒。”
  
  宋纪蓉介绍,我国从1982年起开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36年来使得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至今。在一次调研中,她亲身感受到了文化遗产的新生,亲眼看到了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老师们科学修复起甲的壁画,同时也了解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更多的是随意性,缺乏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宋纪蓉表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明清时期古建筑等级最高的名城,如何科学地保护好应做出榜样来。她每天工作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在故宫博物院里与文物修复打交道,文物的科学保护修复是她的责任。
  
  “以故宫为例,2016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了全球第一所文物医院,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在这里修复的文物都有专属‘医疗档案’、‘主治医生’和‘治疗方案’,故宫博物院开始了较为科学的保护修复工作。”宋纪蓉说,“但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还有一些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去建立。”
  
  对此,宋纪蓉建议,有关部门应成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标准制定委员会”,建立更为科学管用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风景园林、国土及房屋管理、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方面,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科学化保护修复,需要各类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等。应坚持最小干预,重视遗产展示利用提升和整体环境优化,保护好名城名镇的格局、肌理、风貌。特别是对名城名镇中木质结构古建筑、夯土古建筑、石质古建筑、民国时期的砖混结构建筑等,制定精细不同的保护修复标准,使各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在科学标准的指导下达到“原真性保护”。
  
  同时,建立一套科学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方法,建立数字化记录、考古调研、各类文物材质的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专家论证、方案实施(必须要有责任人,终生追责)、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理、保护修复验收全程监理、落实预防性保护措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科学化工作流程。
  
  此外,建议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让专业的人干好专业的事。比如,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文物修复高手,让传统与科技结合,不断将科技新成果引入传统工艺技术之中,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