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池歌昼》新西兰出演 民众体验白马藏族民俗
2019-03-05 11:0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甘肃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池歌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赴新西兰演出是首次走出国门。图为演员表演《池哥昼》。 钟欣 摄
傩舞池歌昼、打墙舞、祝酒歌、火圈舞……来自甘肃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盛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池哥”、“池母”等形象,给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的民众带去了一场原始意浓郁味的视觉盛宴。
由甘肃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陇南市委宣传部和陇南市外事办公室共同组织的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艺术团,近日赴新西兰参加了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吸引了5万余名新西兰民众和游客,还获克赖斯特彻奇市政府、新西兰中国友协、中国驻克市总领馆“点赞”。

图为白马人身着盛装与新西兰人合影留念。 钟欣 摄
表演现场,“池哥”头戴青面獠牙,插有锦鸡翎的木雕彩绘山神面具,翻穿羊皮袄,背负一串铜铃,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宝剑,右手握用牛尾刷制作的拂尘,舞步遒劲粗犷,深受当地民众和游客的喜爱。
演员班哲对此次交流印象很深。他回忆,3天连续演出5场,新西兰民众在她们表演完后掌声热烈,不少还带上白马藏族的帽子体验,并合照留念。“作为白马人,能代表国家外出表演,我们很自豪,希望以后能去更多的国家推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池歌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赴新西兰演出是通过国际友人渠道首次走出国门。克赖斯特彻奇市是甘肃省友好城市,路易·艾黎的故乡,此次应邀出访演出是双方结好3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在新西兰南岛,自2005年起,就有规模最大、最具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活动,以推介中国文化、旅游、美食以及教育、商贸交流等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甘肃省多次应邀派艺术团参加,旨在增进两国文化交流、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文化交流期间,艺术团还现场展示了12生肖、猪年福、陇南山水等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