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罐“凤戏灵芝牡丹”品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瓷器延之明朝,仍以“永宣”为最。其胎釉之坚密、青花发色之纯正、器物造型之丰富及绘画纹饰之精美而闻名于世。因而,“永宣”期的青花,乃誉之为明代的“黄金时代”。

 

  这件明代“凤戏灵芝牡丹”青花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微收;器通高10厘米,直径20厘米;器型规整,品相完美,实乃世间少见之品。罐釉青中闪白,温润细泽,抚之如触婴儿之肤,滑嫩爽手。

 

  罐满绘吉祥图案,余戏题为《凤戏灵芝牡丹》图。画上吉凤以夸张小写意手法为之,线条勾勒点染有序,气韵生动,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渴望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画师为了真实凸现老百姓的生活,一反常规,将原本“至高无上——五彩艳丽”的娇贵之凤,一下子画成了更贴近于民众生活里的“丑小鸭”;画上“丑小鸭”的自然憨态,反映出的是老百姓的朴实忠厚。

 

  有趣的是,吉凤中间绘有一直立的“如意灵芝”,其气势如一“直立的宫门”,引人遐想(这种画法,也只有在明民窑瓷上才可一睹)。所制牡丹,乃以“内实外虚”的流畅笔法,自然地渲染成一个层次灵动、“墨分五彩”的缤纷世界。

 

  此罐造型独特,釉色肥润,敦厚而不失秀巧;虽归属民窑之列,然其完美不俗的姿态,乃民窑中不可多得之精善之品。颈口下绘有一匝“缠枝如意头”,其工绘之灵动细致,足增厚了此罐内在的美感!

 

  这件明罐能完美无憾地流存至今,实乃民间藏界之幸!它所凸现的“内秀之美”,依然让人有种赏之不尽的古韵之雅;其折射出的自然宝光以及肥如羊脂的釉面,抚之后,让人依旧陶然心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