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观音尊浅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康熙青花瓷在沿袭明代遗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独步本朝”的鲜明特征,被收藏界誉为“翠毛蓝”、“宝石蓝”和“五彩青花”。

 

  图示青花花鸟纹观音尊,高20.4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7厘米。侈口短颈微束,丰肩鼓腹下收,近底处外撇。浅圈足底内施釉,署青花双栏圈图记款。

 

  我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上著述:“有些器物是康熙本朝所特有的,如观音尊……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不一致的地方。”观赏此尊,参阅第613页“瓷器造型图例”;对照耿宝昌先生论著《明清瓷器鉴定》之康熙观音尊的器型标准,二者一致完全相同。线条优美修长,体态秀雅端庄,是一件“小器大样”的经典佳作。

 

  从胎釉方面鉴识,胎体厚薄适度,手感有些发沉,足背呈泥鳅背状,因为显见旋纹,看上去不够圆滑,但是瓷质细洁似糯米胎。通体内外施釉,腹部微露手工接胎痕。釉汁粉白滋润,散见针孔状缩釉棕眼。局部有黑疵斑点(俗称芝麻粒)和大小破泡,这些都是无法仿制的细微之处。

 

  依据花鸟山石纹饰辨析,青花色泽翠蓝典雅,明快艳丽。整个画面层次鲜明,写实生动情趣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虽然局部貌似雍正纤细秀丽的笔意,但是总体看来彰显康熙工写兼优的苍雅风韵。

 

  上海著名鉴藏家高阿申先生论著《瓷器收藏实鉴》在鉴赏青花山水观音瓶时阐明:“康熙、雍正两朝的青花瓷,很容易相混。特别是雍正早期青花,渲染酷似康熙用笔。亦运用浓淡不同的青料,刻意造成多种深浅层次。甚至在一笔中,青花也能产生不同的浓淡笔调。但雍正瓷的笔墨细腻,线条纤巧,青花颜色多数较康熙淡雅,这是两者间的区别。”(参阅《罐瓶》篇第140页)

 

  再者,这件青花花鸟纹观音尊,足脊胎釉结合处,呈现一线锯齿纹。尤其是山石皴染,水渍般指印痕相当明显。口足虽有多样残磕,“却不见有冲,可见康熙因质地坚硬而十分耐冲击。这些也可作为瓷器鉴定的间接依据。”

 

  根据器物造型、胎釉及纹饰各方面综合鉴断,笔者认为此器应系康熙中期烧造的青花瓷精品。尤其珍贵,值得赏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