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鉴定

  (1)玉,在我国古代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古人判别玉石以质地、色泽为准,但因时代不同,其标准很不一致,名称也各异,致使后人很难理解其所指,更难从矿物学或宝石学上给以准确的解释。

  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传统的玉石以软玉为主,次为岫玉、南阳玉、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和孔雀石等。在考古发掘中,有时能出土一些水晶、紫晶、钻石、祖母绿和碧空等工艺品,它们现今都归属于狭义概念的宝石,不称为玉石。而象石、珊瑚、琥珀、贝壳、煤精以及骨器、龟甲等工艺品,因质料皆同动物或植物有成因关系,在现代宝石学中则属于“有机质宝石”或称“动植物性宝石”。

  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中国的“玉”分为“软玉”(Neprte)和“硬玉”(JodEite)两类。软玉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而是专指由透闪石一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的总称,即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锰。现在有人把硬度小的玉石(如岫玉)也称为“软玉”,是不对的。硬玉则专指“弱翠”而言。称“硬玉”是因为这种玉石是由硬玉矿物组成,同时也有因其硬度比软玉稍大的缘故。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钠铝。以上概念已被现今国内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所接受。所以,现在当我们单独谈到“玉”的时候,就是指软玉和硬玉。不过,像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孔雀石、南阳玉、岫玉等由其他矿物组成的传统玉石,我们有时也称之为“玉”。为了避免与软玉和硬玉相混淆,最好称其具体名称或统称之为“玉石”。玉石,包括软玉和硬玉,而玉并不包括所有的玉石。因此,“玉”和“玉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分辨清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