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博物馆举办“长沙故事”主题讲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25日下午,长沙博物馆特邀建筑专家刘叔华做客“湘城讲坛”,为现场听众带来“长沙故事”专题讲座。

 

  刘叔华,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委员,曾参与了天心阁、化龙池巷、白果园巷、太平街、都正街、东沙井、老龙井等历史街巷、历史遗迹的修复。

 

  长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长沙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长沙的格局是什么样的,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现在长沙还保留有哪些历史遗迹?通过对史料和文物资料的梳理分析,刘叔华带领大家细数“时光里的长沙”,讲述了长沙城的历史遗迹和城市变迁。

 

  刘叔华首先介绍了长沙城名称的由来。长沙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无论是星宿故事,还是地理特色,都为长沙城留下了无尽的传说。此外,近年来相继出土的各时代遗迹,无论是浏阳的大塘遗址、战国城墙遗迹、标有“长沙”铭文的青铜戈,还是«逸周书•王会篇»中关于“长沙鳖”的记载,无一不证明了长沙城悠久的历史。

 

  随后,刘叔华从橘子洲的变迁入题,介绍了长沙“山水洲城”的自然环境和城市规模的变化。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近代,从长沙国、长沙郡,到如今的长沙市,“五一广场”一带作为长沙城的中心,两千多年来从未变过,这在全国的城市中较为少见。

 

  长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更是一个年轻活力、欣欣向荣的新城,当“老长沙”遇到“新长沙”,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刘叔华特别以古今对照的方式,讲述了长沙发展变迁中的一些节点。从春秋战国的楚南重镇,到1000年前建立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岳麓书院;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吴简,到隋唐时期繁荣发展的长沙窑;从辛弃疾在长沙建立的“特种部队”飞虎军,到清末曾国藩统率的湘军……长沙城的每一步都在历史的节点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代以来,长沙积极顺应时代的变革,城市建设逐渐步入现代化轨道。设海关、修铁路、开工厂、废科举、办学堂,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一大批开国将领、优秀人才和革命队伍。如今,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发展,开创了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