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仪礼婚为喜

  清朝末年至20世纪20年代,武进与江南各地一样,通行旧式婚礼,一般人家结婚(俗称“办喜事”)均不脱古代“六礼”的基本模式,即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程序,完成一整套系列的婚姻礼俗。这种旧式婚姻的择配由父母之命、媒妁说合,注重所谓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一般都是男长于女为宜,而少数女大于男的,年龄不能差距太多,故武进民间婚谚云:“女大一,黄金堆屋脊;女大二,黄金铺满地;女大三,屋脊塌;女大四,呒意思;女大五,欺了祖。”新郎新娘是没有婚姻自主权的,结婚仪式有张灯结彩、花轿迎亲、拜堂、大宴宾客、洞房花烛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留美武进学者赵元任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时,与杨步纬结  婚,始创新式婚礼,推动了我国婚礼婚俗的改革,各地思想开通之士  纷纷响应举办“文明结婚”。婚礼在礼堂举行,由证婚人签字宣读证  书,介绍人和新郎新娘相继用印,证婚人为新人交换手饰,新人相互 行鞠躬礼和致谢辞,在欢乐的乐曲声中告成。

  20世纪40年代又提倡“集团结婚”,由社会团体发起和主办,  让众多伉丽会聚一堂举行集体婚礼。

  解放以后,男女平等、讲究婚姻自主,特别是妇女经济独立,婚礼的变化更大,婚俗向现代化发展,但民间通常的婚礼习俗至今仍保持着议婚、订婚、择日、铺行、成亲、闹新房、三朝回门等做法。婚后的第一年,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新女婿大都备办了各种应时礼品,夫妻双双送至岳父母家,称之为“送节礼”,俗称“张丈母”。娘家也在婚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做些夏天的衣服,连同粽子、毛巾、扇子等送到女儿家,叫做“送夏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