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戏是广西传统民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

 

  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

 

  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光绪末年(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着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

 

  牛娘戏唱腔为联曲体制,有[采茶调]、 [春牛调]、[贺年调]等少数几个唱腔和简单的锣鼓过门。从70年代始,岑溪县文艺队在创作演出新剧目的同时,对其音乐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原来民歌体单句式的唱腔改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调],句式多为七字句,少量的为五字、十字或长短句结构,常用的“罗”、“呀”、“你”、“个”、“都”、“道”、“又”等衬词,并无明确含义,只是演员的演唱习惯,但显得较为口语化。70年代经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罗”字外,其它衬词全部取消。原来只用锣鼓伴奏以掌握节奏,烘托气氛。后来借鉴粤剧增加了大笛、横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风琴等。乐队也从3人变为大乐队伴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