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的民族风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防城港有京、瑶、壮、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粤语、壮语、客家语、瑶语、京语等。  防城港各民族间如兄如弟、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南方边疆这一块美丽的土地。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抛绣球或抢取对方随身物品作定情之物。结婚之时,迎亲者要与女方主婚人或请来的客人对歌。新娘离家时,由兄长或舅父 从堂屋背出门后步行去新郎家。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85年定名为京族。京族是十五世纪后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后来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和江平镇附近发展。使用京语,其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有定论。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所信仰的神多与海洋有关。现市辖区内有京族1.2288万人。

 

  京族的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万尾岛的渔业又以拉大网捕鱼为主。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迎亲,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用红布横过路面设三道“关卡”,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歌才能逐一撤去“关卡”,接走新娘。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是“独弦琴”,往往在夜幕降临时,人们便聚在一起聆听优美的琴声,直到夜阑更深才兴尽而散。他们还爱吃传统风味食品鲶汁(鱼露)和风吹豆。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万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日),节日一到,男女老少云集“哈亭”(专供唱歌的亭子)举行活动,几天几夜才散。

 

  汉族:散居于市辖区内各地,语言为本地白话(属粤语类)和客家话。风俗习惯与附近县市的汉族大同小异。

 

  壮族:自称“布状”、“布侬”等。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由中国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到上思、防城一带居住的历史较久远,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三月三”歌节、“跳岭头”等活动,都很有特色。现市辖区内壮族人口有28.7207万人。

 

  防城港市也是广西的着名侨乡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防城这个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之后,历代均有人移居海外。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约34万多人,其中国外华侨18万多人,华人世家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地区最多。

 

  定居在市内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也有28万多人,其中归侨5万多人,侨眷19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分布在市内三区一县,以防城区、东兴区为多。他们与海外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