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葬品中的青瓷谷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谷仓为我国古代一种传统习俗,最早应始于汉代。青瓷谷仓罐最负盛名的时代是在三国、两晋时期。这一时期的谷仓罐以堆塑楼阁人物、飞禽走兽的形象居多,且制作颇为精致,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地主庄园生活的富足和奢侈。至宋代,这类谷仓罐造型已由罐式变为瓶式,且一般成双,它的颈肩部堆塑大量禽兽人俑,并通常以龙、虎相配,有的还堆塑有日、月。这种堆塑类青瓷瓶,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大量出现,式样繁多,不一而足。它的延续时间也较长,直到明代还间有出现,只是形体简化为修长的带盖罐。

  左边图1为一西晋洪州窑青瓷谷仓。仓高21厘米,半腹型圆珠顶,下部类罐,腹部呈筒状,下腹微内敛,中腹开有仓门,并设一插耳。胎质坚致,火候甚高。器物造型规整,线条流畅,全器施以青黄釉,釉色温润,底部无釉,是洪州窑青瓷作品中精美而较少见的瓷器。

  右边图2为南宋湖田窑点彩青白瓷堆塑龙虎谷仓,南方人称之为皈依瓶或“魂瓶”。瓶高49厘米,仓顶盖塑一对飞鹤。仓身堆塑各有一龙一凤和人俑、飞鸟等,飞龙及虎雕塑极为精致,栩栩如生。动物眼珠、嘴部绘褐彩。谷仓施青白釉,釉色肥润,胎土十分坚致,底胎有火石红。此陶瓷器物与习见宋代同类皈依瓶相比,雕塑之精、胎质之坚、釉色之美,极为少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