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为何冷落爱将秦琼与尉迟敬德
2018-02-27 11:27:09 来源:凤凰历史 已浏览次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唐风宋月,原题: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尉迟敬德?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
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人不但有救驾之功,更在开创大唐江山社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有“双铜打出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的说法传之后世。但李世民在作了皇帝后,秦琼与尉迟敬德干嘛去了?
成了门神,替唐太宗看大门了。一般讲来,看门的工作大多是交由狗来负责的。在李世民眼中,秦琼与尉迟敬德最多是两条功狗而已。
玄武门事变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初拜秦琼、程知节为左、右武卫大将军,都食实封七百户。尉迟敬德因为有射杀李元吉、逼李渊禅让之功,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1300户。嗣后,秦琼、尉迟敬德虽然坐了冷板凳,至少还得以寿终正寝,而侯君集、张亮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二人都因谋反被诛。
一朝天子一朝臣,唐太宗登基为君,非但没有对秦府旧将提拔重用,反而是不隶属秦王府,不是李世民心腹,更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李靖、李勣二人很受新君亲信重用。
唐太宗即位后,很有开拓疆土的雄心壮志,所以在位期间北破突厥、西伐吐谷浑、灭高昌、讨薛延陀、东征高丽战事不断。除灭高昌之役侯君集为帅,伐高丽之役御驾亲征之外,其余的战场,都成了李靖、李勣的表演舞台。
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唐太宗宠信二李的政治秀,与冷落秦府旧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时不时打李靖两记响亮耳光,然后塞几块糖果给他疗伤不同,李世民对李勣可谓关怀备至,以至于旁观的人瞧在眼中都会觉得肉麻。李勣暴病,“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前有曹孟德割发代首,后有李世民剪须疗伤,事异却同工。
又有一次,李世民在宴会上突然当众提出托孤于李勣,以其为顾命之臣。此举令李勃“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一激动就喝高了,见李勣醉的一塌糊涂,李世民解下身上的御服为之御寒。
难道偌大的皇宫中就再没有一件其它的衣服吗?以至于非得让皇帝脱下衣服。宫女、太监们死哪去了?
其实,冷落秦府旧将是有深层原因的,李世民明白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道理。他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而践天子位,心里太明白人臣造反谋逆对君权的威胁了。所以,凡是有可能对他君权形成威胁的潜在因素都必须要消灭于萌芽之时,对秦琼、尉迟敬德的冷落,从某种角度分析也算是对一些功臣的保全。
明白了秦府旧将地位下降的原因,就容易理解李靖、李勣为什么受李世民信任重用了。李靖可以出将入相,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李勣为人低调、机敏,难得的是,二人虽功勋卓著,在朝堂之上同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懂得夹紧尾巴作人的道理。低调、明尊卑的臣子,才符合统治者心思。李世民巩固、维护家天下也需要顺手称心的工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