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国宝子仲姜盘
盘承水器。用于盥洗,商周时代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曾记载“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之时盘匜 或盉),相需为用,即用匜 或盉)浇水在手上,以盘承接弃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盉盘相配,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则多流行匜盘相配。
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展厅里陈列着一件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 7世纪上半叶 子仲姜盘。此盘口径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它形体较大,器质厚重,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口折沿,浅腹,圈足,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饰着变形兽体纹。龙身躬背曲体,好似于跃入盘内水中。
盘内底所铸水生动物纹饰总共分四周,盘的中心是一羽长有头冠的雄性水禽,自此向外扩展,第一周为浮雕的两只青蛙与两只乌龟;第二周为四尾立体的小鱼;第三周为4只头上无冠的雌性立体水鸟,间以浮雕之青蛙和乌龟;第四周是浮雕的小鱼与立体的3只青蛙相互间隔。盘中所铸动物造型生动、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最具特色之处在于,所有立体的小动物均能于原地作360度转动。此种艺术装饰法是从前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不仅令造型单调的古青铜盘充满了活跃的情趣与生气,而且在青铜器铸造技艺上,也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创造,此盘虽然使用分铸技术,可是要在盘底层中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之底轴,并且还要垂直保证不被卡住,让每只动物在平面作360度旋转,在合范浇灌铜液的时候,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铸时令泥料不会脱落,而且使盘底又不会渗漏,此种高难度的铸造技艺,在此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子仲姜盘盘内能够在平面旋转的小动物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对于春秋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这件精美的青铜盘铭文书体工整,文字精炼简要,并且有许多用语用韵异常精妙。整篇铭文是学术价值极高的史料,此盘纹饰精美,造型典雅,铸工精良,在现今无数商周青铜器中无一能媲美,可见其是多么弥足珍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