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凤冠明珠上的畲族婚俗

  目前,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霞浦畲族(东南、中南部民族)婚俗被列入其中。这个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四分之一的闽东地区,霞浦以其独具魅力而被收录,今天,我们就一同去看看这个独特的文化——畲族婚俗。

  2014年12月18日,记者在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见到了作为畲族婚俗第十一代传承人的雷其松。谈起自己与爱人的故事,雷其松显得不太好意思。对歌,是畲族男女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相爱,村里茶山上的畲歌就是最淳朴的见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像这样见证一对畲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总少不了婚礼主持人。雷其松的爷爷雷金美现年91岁高龄,由于自幼跟随爷爷行医、主持婚礼,23岁那年,雷其松接过了这个重担,承担起了畲族婚礼的主持。雷其松告诉记者,一整套完整的畲族传统婚礼包括定亲、迎亲、成亲、回门等4大环节,历时两小时。

  洗脚礼:迎新的亲家伯穿草鞋到新娘家后洗脚,然后穿上由新娘家准备的布鞋,寓意为热情好客或留住风水。

  畲族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通过提亲、看寮、讨庚贴、合婚、小定、大定的程序后,确定结婚的吉时吉日,便是定亲的主要内容。而在迎亲的过程中,迎亲队伍要通过杉刺拦路求对歌、喝宝塔茶、脱鞋礼、难为“亲家伯”、抓石洞讨喜钱等五关后,才能顺利接亲。新娘出门前要“啼分散”、吃“千斤饭”、“分筷子”,出门时“拦轿留风水”,出门后还要“泼水”和“分花钱”。在新娘新郎成亲中,还设置了抢嫁妆、拜堂、踩红袋、会八仙、敬茶讨百家银,寻找凤凰蛋,新娘下灶等环节。当完成这一系列的礼仪之后,新郎还需陪同新娘一起回娘家做“头转客”,新娘留宿几日后返回新郎家。

  雷其松介绍说,定亲环节中的“做表姐”,迎亲环节中的“难为亲家伯”以及成亲环节中的“男拜女不拜”是最具畲族特色的婚俗。

  婚俗特色

  (1)新娘“带妆彩排”,“亲家伯”实力能手

  “做表姐”就是准新娘要到舅舅家中陪客唱歌。雷其松告诉记者,比如婚礼在10月举行,那么出嫁的姑娘在当年的3月便开始住在舅舅家,长则半年,短则1个月。如果家里不止一位舅舅,那么就要分配好时间,因为出嫁的姑娘必须在每位舅舅家中都住上一阵子。

  “抓石”:女方选派的妇女,手执火把,将火把伸进“亲家伯”胯下,说要找石,实为讨喜钱,经进袭退避,以歌代言的讨价还价,“亲家伯”将装有喜钱的红包用大盘上的红带系好,让其带去分给席中亲友。

  其实,“做表姐”可以说是准新娘的一次“带妆彩排”。她们会按照婚礼的打扮到舅舅家做客,探望亲戚,学歌会歌,以便婚后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种赛歌社交活动。

  舅舅所在村的年轻小伙会陪准新娘对唱畲歌,若准新娘是“实力派唱将”,她还可到有亲戚的别村再唱。而“做亲家伯”则是男方在成亲前两天,请一位机智出色的歌手做“亲家伯”与媒人一起把“盘担”礼品担了送往女方家,并在女家会歌。

  (2)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盛装打扮

  谈起“难为亲家伯”,雷其松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亲家伯”在女方家中既要守规矩又要机灵老道。因为从她们一进村开始,村里妇女们便会在热情相迎中,设下各种“陷阱”。比如,“亲家伯”在女方家中交接“盘担”时,村里的妇女们会用锅灰将他的脸抹黑;“亲家伯”在吃饭时,姑娘们还会拿出冒着烟的秸秆等,放入桌底,呛得“亲家伯”直到给姑娘们发红包,她们方可罢休;当姑娘们给宾客茶水时会在拖盘上放满瓷碗,“亲家伯”需要凭借个人的力量将拖盘上的碗全部端起送给宾客。“一只手拿两个碗,嘴里‘叼’一个。”雷其松笑着说,嘴里的那碗茶就留给“亲家伯”自己,剩下的给宾客。技艺高超的“亲家伯”最多可一次拿7个碗,故称“七宝茶”或“宝塔茶”。

  除此之外,“男拜女不拜”也是畲族婚俗一大特色。畲族女性身份地位高贵,这也反映了畲族文化数百年来依然深受母系氏族文化的影响。

  婚俗传承

  (1)从个人到集体,花大力气下狠功夫。

  数百年来,有畲族人聚居的村落就存在着闽东畲族婚俗。但由于长期以来,畲汉杂居,同时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畲族青年远离了传统古典的婚俗,越来越少的畲族人尤其是青年人会唱畲歌。对此,雷其松等一批畲族人,充分发挥所长,积极主动地将畲族文化一点一滴地保留下来。

  (2)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

  在各级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雷其松在自家建起了一间民间的畲族博物馆。馆内涉及畲族婚俗的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如今雷其松正在培养两位新人,希望能够

  (3)将畲族婚俗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今年,雷其松已在霞浦各大畲乡主持了10多场传统婚礼。他说,现在主持一整套的婚礼比较少,一般是选取其中两三个环节,如在拜堂时唱《状元诗》,闹洞房等,这也正是雷其松所担忧的。

  拜堂:霞浦畲族婚俗特色——男拜女不拜

  自霞浦畲族婚俗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霞浦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文体新局投入大量资金,并采取了保护和传承措施。县文体新局副局长林灿荣表示,此次霞浦畲族婚俗是继畲族小说歌之后列入国家非遗的又一畲族文化项目,在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项目的调查、传承、宣传等方面有了资金的扶持,极具特色的畲族婚俗将以表演和生活并行的方式传承下去。该县计划在半月里的畲族古宅中规划建设畲族婚俗展演厅,作为传习所。同时,结合半月里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畲族博物馆、畲族民俗特殊旅游等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保护发展。

  婚礼在热闹的酒宴中进行

  为保护和传承传统畲族风俗,霞浦县从搜集畲族婚礼文献资料做起,后又成立畲族婚俗保护小组、畲族博物馆,举办畲族婚礼对歌排唱培训等。并计划建立档案,详实记录畲族婚礼全过程,成立婚礼研究会,建立畲族婚俗博物馆,以便更有效对畲族婚俗进行更好保护和弘扬。据统计,目前霞浦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15个,其中,涉及畲族文化项目共计8个。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